趙廣定家連個大門都沒有,院子裡面也亂糟糟的,一瞧就不是正經過日子的人家。
雞鴨鵝狗之類,一概沒有,能把自己養活就不錯了。
李衛國路過窗下,從快要散架的窗子朝屋裡望望,只見趙廣定正穿著個大褲衩子,四仰八叉躺在炕上睡覺呢。
瞧見屋裡破破爛爛的,也沒個下腳的地方,開著的窗戶,都傳出屋子裡的一股怪味,李衛國乾脆就敲敲窗戶:
“廣定叔,廣定叔,這大早上就睡覺啊!”
敲了半天,趙廣定這才迷迷糊糊坐起來:“國子啊,還有小樂,你倆幹啥呀,俺正做好夢,抱著個大豬頭啃呢,叫你們給吵醒了。”
“廣定叔,你沒做夢娶媳婦啊。”王小樂嘻嘻哈哈的說著。
李衛國則說明來意,一聽這個,趙廣定趿拉著鞋片子就跑出來,眉開眼笑的:“行啊,俺家裡那套挖棒槌的傢什,還是俺爺爺留下來的呢,屬於傳家寶,傳家寶當然不能隨便借,要不你們放山帶俺一個唄?”
王小樂一聽,立刻一臉嫌棄,他可不想領這傢伙,趙廣定都出了名了:幹啥啥不行,偷懶第一名。
可是叫他們哥倆劃拉抬棒槌的工具,還真不一定能弄全套的。
趙廣定一瞧有門兒,連忙又趁熱打鐵:“再說了,俺祖上是有名的參把頭,放山這些事,俺懂得比王大拿還多呢。”
“而且放山挖參,去的時候,都得是單數,咱們爺仨正好。”
趕山有趕山的規矩,上山的時候拉幫結夥,不管多少人,都得湊成單數。
這裡面有個講究,人參也沾著個“人”字,挖到人參,湊成雙數,討個吉利。
李衛國點點頭,趙廣定雖然不著調,可是李衛國記得真真的:當年自己父親去世,出殯的時候,因為成分不好,村裡不少人都躲著,只有老村長領著王大拿和趙廣定以及隊長叔幾個人,幫著抬的棺材。
這個情,李衛國記一輩子。
重活一世,李衛國覺得自己不能再像原來那麼窩囊,這一世,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趙廣定一瞧,也來了勤快勁,樂顛顛鑽進倉房,很快懷裡抱著個大包裹出來,嘩啦一下,扔在地上。
瞧著這些挖棒槌的工具,李衛國和王小樂,不由得大眼瞪小眼:這就是你說的傳家寶?
趙廣定吹噓的傳家寶,根本就是一堆破爛:快當斧子這些鐵器,上邊都一層厚厚的鏽跡,就連堅硬緻密的鹿角扦子,表面也坑坑窪窪,全都被蟲子給蛀了。
狍子皮還剩下半張,不是裁掉半截,而是上面大窟窿小眼子的,缺失了一大半。
“廣定叔,你這些玩意,收破爛的見了都得哭。”王小樂也徹底失望。
趙廣定嘿嘿兩聲,抄起一根黑漆漆的索羅棍:“這個儲存得就挺好,俺小時候聽爺爺說,這是鐵樺木做的。”
李衛國接過來,入手沉甸甸的,跟鐵棍似的,給大師兄耍著正合適。
總比沒有強,慢慢收拾吧。
幾人找來磨石和鋼銼,把斧子鋸子啥的,該磨的磨,該伐的伐。
快當扦子雖然坑坑窪窪的,也能湊合著用。
王小樂又回家弄了點紅布條,找了幾枚大錢兒。
這會兒不缺銅錢兒,家家戶戶都有,也不當好玩意,都給小孩兒玩了。
比如銅錢裡邊穿上雞毛、狗尾巴上的長毛,做成毽子,踢著玩。
當然了,最好是用馬鬃,不過生產隊的馬倌看得嚴,要是看到哪個小娃子偷摸剪馬鬃,肯定一頓大炮腳。
“大錢兒不要道光和光緒的,彩頭不好,倆手光,光光光。”趙廣定基本不伸手,在當院坐著個木頭墩子,嘴裡瞎指揮,把那小哥倆給咣咣得直鬧心。
另外一邊,在準備一番之後,農曆初三這天,王大拿組織的放山隊伍先行開拔。
三六九,出門走,一般放山都選這樣的日子。
一共十多個人,手裡都拿著索羅棍,身上大包小裹,瞧著就跟丐幫長老聚會似的。
王大拿別看個小,卻昂首闊步,走在隊伍最前面,他是參把頭,隊伍裡面的人,全得聽他的。
每到放山或者打獵的時候,就是屬於王大拿的高光時刻。
後面是揹簍的,背鍋的,搭著面袋子的,袋子裡面裝的都是小米。
大部隊出村之後,走了將近二十里地,漸漸來到山腳下,再往前,就正式進山了。
開始這片兒是人工林,然後是次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