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1 / 3)

小說:大明求生記 作者:拉拉袖

秀才也不是好當的,如果每年“考核”通不過,也會降級,壓力山大啊,使銀子當然好,可也有許多窮秀才,落魄書生啊,隨後就傳出了許許多多的白日夢,考場作弊風險太大,那就用神神叨叨的狐怪出來了。

有一書生,名曰趙慶,自幼聰慧,為人仗義敢言,無奈時運不濟,兩次進京趕考,都名落孫山。 這年,又逢大考之年,他籌集盤纏,辭別妻子,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這日,他途徑涿鹿縣,因著急趕路,他向村民打聽到近路,不料卻迷失方向。眼看天色已晚,正好前面有一片山林,於是他便在一棵大樹下,打掃出一片地方,鋪上被褥,打算在此過夜。

睡到半夜,他被一陣嚶嚶的哭聲吵醒,他起身仔細觀瞧,接著朦朧的月光,他發現不遠處一棵大樹下,有一白衣女子正在哭泣。他走過去,說道:“這位女子,半夜三更,不在家休息,何故在此哭哭慼慼。”

那女子沒有說話,卻對趙慶躬身施禮道:“先生莫怪,我本是在此棵大樹下吊死的一個孤魂野鬼,想到自己無緣無故被人害死,卻無人替我伸冤,所以哭泣。”雖然趙慶膽大,卻也嚇了一跳。但他很快鎮定下來,問道:“你有何冤屈,不妨道來,看我能不能幫你。”

那女子說道:“我本是涿鹿縣吳家莊人氏,名叫吳菊花,一年前,到涿鹿縣去趕集,不料被本縣縣太爺之子張子文調戲,並把我擄回縣衙,百般糟蹋,玩厭後,又把我遺棄在在這裡,我又羞又氣,遂吊死在這棵樹下,由於我怨氣太重,入不了陰司,不能轉世投胎,所以在此哭泣。今晚先生夜宿此地,我看先生一身正氣,所以現身,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趙慶說道:“我本是一書生,如何助你?”

那白衣女子說道:“此地山神告訴我,先生此去,必定高中,只希望先生回來徹查此案。”

趙慶還想細問,那女子卻說道:“如若有緣,我們日後還會相見。”說完,就消失了。

一個月後,趙慶到京城考試,果然高中狀元。應他所請,皇帝任命他為八府巡按。負責巡視冀州一帶的冤假錯案。

趙慶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到涿縣調查此案。他首先來到曾經夜宿的那片樹林,果然在大樹下找到一堆白骨。然後又抓來縣太爺的公子追查此案,張子文是個軟骨頭,幾大板下去他便供認不諱。趙慶便把張子文打入死牢,秋後問斬。張子文的父親張縣令縱子行兇,革職查辦,財產沒收。

趙慶收斂白衣女子屍骨,送到吳家莊,把她葬入了吳家墳塋。又從張縣令那裡繳獲的贓款中,拿出紋銀三百兩安撫了吳菊花的父母。

一年後,趙慶官至御史中丞,他的妻子也身懷有孕,正是雙喜臨門。妻子十月懷胎,產下一女。那女子的眉眼竟和那白衣女子有幾分相似。趙慶這才明白“如若有緣,日後還會相見”這句話的的含義。

看看這種故事起碼滿足了那些落魄書生的內心讀白,只要考上,就能當官,故事中一下子做了“八府巡按”,八府巡按可不是新科取士能當的,《明史》記載:“北直隸二人,南直隸三人,宣大一人,遼東一人,甘肅一人,十三省各一人。”

整個大明沒幾人,不是說八府巡按官職有多大,相反只是一個七品官職,可權利不小,也就是說,實際中的八府巡按就是監察御史,官職並不大,在明朝都察院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職全稱為巡按御史,正七品。人們之所以在戲劇中賦予“八府巡按”以巨大的權力與威名,應該是受了“巡撫”一職的誤導。

戲劇與小說是誕生於元明期間的,而巡撫一職最初就是設於明代。巡撫是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又稱撫臺。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ot;巡行天下,撫軍按民≈ot;而名。而以“八府巡按”為代表的巡視和御史在歷史上延續了上千年,只是後來隨著明清市民文化興起,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大量引用時,將“巡撫”誤用,才生造出了這麼一個官職。

像這種奇奇怪怪的白日夢有許多,在隨後天順年後,科舉越發嚴苛,要在科舉中成名,越發困難,隨即大量的奇遇、狐怪傳說因應而生,到了明朝末期出了一位蒲松齡後,歸納成書,成為一本奇書。

自古以來,許多書生希望能有豔遇,聊齋志異上便有諸多書生與狐仙的故事。可有的時候,豔遇不一定是好事,甚至是件要命的事情。

在江蘇桃六合葉山腳下有一戶沈姓富室,家中只有夫妻兩人和一個獨女。眼看女兒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老兩口又不願獨女外嫁,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