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樓沉到地下看不見了,為此死了很多人。”
“但樊建國所建造的房子,卻幾乎完好無損。雖然也沒法住了,但安全逃生的業主們打出條幅來表示感謝。”
忠義勤信。
這是樊建國為企業制定的宗旨,也算是企業文化了。
就是憑著經商的天賦和道義第一的誠信,樊建。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就賺得盆滿缽滿。
在成市最繁華的地段不僅擁有自己修建的商品房,還有辦公樓、商鋪、加油站。
兩千零一年的時候,樊建國的企業已經進入到川省前十名,登上中國富豪榜前二百名。
可謂是功成名就。
可謂是狠狠地打了一把當年嘲笑過、質疑過他辭官下海創業的那群人的臉。
名利雙收了,所有人都以為樊建國終於會消停下來的時候,他又開始折騰了。
“如果他後來沒有折騰,今天我也就不會找到川省來了。”王亮笑道。
講到這裡,一些瞭解樊建國其人的網友便站了出來。
評論區。
“是建博物館!”
“對,記得在二零零一年的時候,我在省博物館和有幸和建國先生照了一張合影。當時有一個日本老兵嚴谷保芳專程跑到成市來謝罪。。。。。。。”
“我認識老樊,他是一個很好的人,為了忘卻的記憶與災難,他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傾其所有!二零零九年我在安仁工作的時候,在博物館內水溝邊與他有個短暫相遇與交流,他當時正彎腰撿溝邊的碎紙與菸頭,一番交流下來我才知他就是館長,挺謙和、儒雅…值得常去的好地方!”
“樊老弟是個角色,有眼光,有魄力,有能為,有抱負,也給社會作出了貢獻,為人處事作出了表率和榜樣,很大氣,本人比他蠢長几歲,很佩服他。但我總還是覺得他身上和心靈深處還有好些我沒看見更沒法瞭解的東西,絕非用‘袍哥’這個過於簡單的標籤就能說明的。祝願樊老弟健康長壽,開拓出更廣闊的世界來。”
“上世紀的副市長啊。。。這魄力真的沒誰了。”
“老首長,我們都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啊,您快繼續給我們講吧。”
“啊啊啊,老首長不要停。。。。。。”
0375 我要建博物館!
0375 我要建博物館!
網友們的興趣已經被王亮給帶動起來了,更何況樊建國那富有戲劇性的人生經歷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
王亮繼續道:“對,正如很多朋友所說的,他想建造一座博物館。”
“其實建國當年辭去常務市長職務的原因就是嫌工資太少,不足以支援他玩收藏。”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一場巨大的風波,改寫了無數人的命運。
樊建國的父親因為在早年間加入過閻錫山的隊伍,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被關到了‘牛棚’裡。
那時候懵懂的樊建國迫切地想知道這個國家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那時候,根本就沒有網路和電視這一說,許多廣播也都停播了。
能聽的,大抵都是樣板戲了。
所以,為了更接近歷史真相,樊建國養成了每天收集報紙、傳單、書信和獎章的習慣。
習慣,足以影響人的一生。
“我和建國的父親是故交,所以很早就見過這小子。當初他從蒙省考西安讀大學的時候,我途經去看過他一次。。。。。。”王亮回憶道。
人家都是泡在學校的圖書館或者是自習室裡如飢似渴地學習,拼命地獲取知識。
畢竟是飢渴了十年之久。
再看看樊建國這小子,他倒好,在同學眼中他就是個‘不務正業’的傢伙,整天遊手好閒,逛什麼古玩街。
好在樊建國的功課一直都沒有落下,在專業裡一直名列前茅,所以老師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要知道,在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像樊建國這樣的人,很容易就會被扣上一個帽子。
王亮到了西安見到樊建國,從院長那裡聽到一些情況後,同他有過一次促膝長談。
王亮回憶道:“當時建國的一番話著實是讓我為之一振,他說:‘一個國家的光榮,可以讓十三億人中每一個人去分享,而國恥,同樣需要每個人都承擔!我對抗戰前輩們充滿敬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紀念他們,所以收集各種跟抗戰相關的東西。’”
當時的王亮真的是被面前的這個不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