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misci…0443,第10軍,1952年10月6日
第500軍事情報勤務群編輯重製,1952年10月28日
戰俘姓名:谷中蛟
別名:谷永煉
戰俘編號:25
階級:副排長級軍官
職務:文化教員
單位:第38軍第114師第340團第3營第7連
俘獲地點:ct403397
。。。。。。
評估:戰俘是一名逃兵,身體健康,機警,在審訊時相當合作。他看來聰明,觀察力佳,並且誠懇。提供的情資應為可靠。建議心戰部門及指揮官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審訊。
個人經歷:1949年6月,參軍入伍。。。。。。
部隊組織及兵力:
第38軍:第112、113、114師,及一不明番號炮兵師。
第114師:第340、341、342團,及一不明番號炮兵團。
第340團:第1、2、3營,第1、2炮兵連。
裝備;7。62毫米卡賓,m1938,pps…1943,60毫米迫擊炮, 90毫米火箭筒,日製92式7。7毫米重機槍,57毫米無後做力炮。。。。。。9月25日,第7連收到60根長形de…tona…tor包,每名士兵除原有4枚手榴彈外另加發4枚。大部分武器補給了兩個基數的彈藥。
位置:第114師師部:1952年9月15日時第114師政治處及ocs位於chiktong…ni(ct365662)山丘上。。。。。。
通訊:每個步兵連有一具野戰電話通往營部。在最前線的連配發有兩具野戰無線電機,一具位於連部,另一具配給最前方的排。
暗語:第340團第3營第7連黃河7號
陣亡光榮
負傷偉大
某作戰區域某號工廠
第7連使用紅、白、藍、黃色煙火作為與偵搜隊聯絡訊號,訊號每天或每次行動都不同。連內聯絡使用哨子,連與連之間使用小號。
總而言之,美軍迅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情報,非常具體,非常全面。
但可笑的範弗裡特並沒有採信這些情報。
ps:戰爭就是這樣,殘酷。有人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有人卻願意跪著生。對此,不多做評價。因為我們沒有到過那個年代,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些什麼。
對於先烈,我們尊重,敬仰,這就足夠了。
我們不知道,如果是我們穿越到了那個年代,那個情境,會做出什麼樣的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
0155 上甘嶺戰役(為堂主無心自當有心愁加更!2/2)
0155 上甘嶺戰役
敵人那邊的叛逃者是韓2師的參謀李結球。
他向志願軍交代了美軍將大舉進攻上甘嶺五聖山的機密,但遺憾的是這份情報也被忽略了。
王爍:“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志願軍的情報部門每天都會收到幾百條情報,真假混雜。甄別,需要時間。”
雙方的失誤導致戰役剛開始的時候美軍不瞭解志願軍的防禦部署,而志願軍則無法準確判斷美軍將從什麼地方發起進攻。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
美軍第7師和韓軍第2師先後以7個營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突然向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猛烈進攻。
敵人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
火力密度高達每秒落彈六發。
猛烈的炮火使得隱藏在坑道中的志願軍戰士覺得像是乘坐著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顛簸,強烈的衝擊波激盪著坑道。
不少戰士的牙齒都磕破了舌頭、嘴唇。
有一個十七歲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
當時的情景,可以用人間地獄來形容,恐怖如斯。
除此之外,還有地面火力,坦克的輪番攻擊。
堅守陣地的志願軍第15軍官兵毫不畏懼,寸土不讓,頑強抗擊,逐陣地、逐戰壕、甚至逐彈坑與敵反覆爭奪,一場攻防戰,多次打成白刃戰、肉搏戰。
美軍投入了7個步兵營,18個炮兵營,200架次飛機,投擲航空炸彈600枚,發射炮彈30萬發。
志願軍應戰的是15軍的兩個連外加一個排,打掉子彈40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