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3 / 4)

小說:老兵不死 作者:竹水冷

怎麼開展工作?

曾建林是這樣來形容自己的職業的:“如果說排爆是在刀尖上跳舞的話,那我們排爆兵就是一名敢死隊員。”

二零一五年的八月份,在青銅峽炮兵連組織的四零火箭彈實彈射擊中,曾建林率領連隊奉命排除啞彈,承擔了此次的搜排工作。

由於落彈的區域土質異常鬆軟,有的啞彈深深地砸入了土中,有的**露在地面。

在排雷經驗豐富的曾建林看來,這次任務的難度非常大。

因為啞彈的脾氣很難揣摩,有的時候,碰一下,它就炸了。

驚心動魄就在那麼幾秒鐘。

在排除啞彈的過程中,有一枚啞彈被駱駝刺遮蔽,曾建林拿出工兵鍬,小心翼翼地清除掉周圍的碎石和雜草,然後再用手慢慢扒開駱駝刺,而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啞彈的擊發引信因意外受力瞬間彈了出來!

“看到啞彈冒了煙,我的腦袋裡嗡的一聲就炸開了,我覺得自己這次真的是要光榮了,腦子裡面一片空白,只剩自己的心跳聲和呼吸聲。”曾建林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場景和自己的心理活動狀態。

“當時頭腦裡唯一一個念頭就是,這枚啞彈馬上就要爆炸了,連長肯定屍骨無存。那一刻,我感覺心臟都停了一下,氣都喘不上來。”這是在場官兵們的內心獨白。

能執行任務的工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

技術培訓固然重要,心理素質上也有著極高的要求。

能讓戰士們緊張到這種程度,可見當時的情況有多危急。

幸運的是,幾秒鐘過後,炮彈並沒有爆炸。

沒死,還活著。

“呼”曾建林長呼了一口氣,坐在地上休息了一分鐘,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

經歷這樣的事情,想來大多數人一定會是心有餘悸,打起退堂鼓。

但曾建林沒有,他要對得起自己戴的那一毛三的軍銜,對得起自己身上的軍裝。

什麼是解放軍軍官?

打仗衝在衝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

曾建林繼續工作,全身伏地,用竹籤一點一點撥去彈體上覆蓋的泥土。

小心翼翼對炸彈標記、彈體結構、引信裝置、填充物等情況反覆檢視,最終確定了安全可行的銷燬方法。

隨著一聲巨響,這枚啞彈最終被安全引爆。

二零一六年的五月份,為了備戰即將開始的課目演示,曾建林決定以身試險。

將導火索的長度從十五厘米減到十三厘米,再進行起爆試驗。

要知道,導火索每縮減一毫米,就意味著危險增加了一分。

在“開闢通路的行動”實爆作業示範任務中,帶隊的就是曾建林。

他提出了一個要求,真障礙、真目標,完全按照實戰化來進行。

真障礙、真目標使這次任務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特點,爆破用藥劑量大、爆炸飛散距離遠,其危險性是可想而知的。

就在曾建林點火併迅速回撤臥倒的瞬間,“轟隆一聲巨響,反坦克錐被炸得滿天飛,爆轟波夾雜著碎片撲面襲來。

資歷最老的軍士長被驚出一身冷汗,氣勢洶洶地跑到曾建林面前吼道:“曾連長,你不他孃的要命了!知道剛才有多危險嗎?!你差點連命都沒了!你知道嗎?”

沒成想,曾建林爬起來活動了下胳膊腿,說出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把導火索減到十厘米,再爆破一次!”

原來,為了最大限度達到開闢通路的突然性和快速性,曾建林剛剛冒著生命危險試著將導火索由以往的十三厘米逐步縮短到十二厘米。

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的是將來某一天戰爭爆發,他和他的工兵們不會在戰場上跑肚拉稀,被敵人打得丟盔卸甲。

練為戰,不為看。

訓練是為了打仗而準備的,而不是為了表演觀看。

精益求精。

這一次,他又準備挑戰十厘米。

經過三次實驗,他成功了。

當曾建林回憶當時場景的時候,他說:“咱們當兵的,就得有點血性。”

戰士問:“連長,您真的就不怕死嗎?”

曾建林回答道:“當然怕死,在經歷生死考驗的瞬間,我一定會想到自己的家人,正是因為這份牽掛,我的頭腦才會更加冷靜,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是什麼。爆破生活已經有五年了,,我從來沒有受過傷,靠的不是運氣。只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