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那二百萬,繼續金戈鐵馬、報國從容。這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選擇。”
裁軍三十萬,三十萬人離開。
留下的那二百萬,要擔負起那原來三十萬軍人的職責,這也意味著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
是走,還是留。
當有了愛人和孩子,當父母年邁,當種種生活壓力接踵而至的開始後,基層軍官的選擇不僅僅要為自己考慮還要為家人們想想。
“最後,你們兩個還是留下來了,做了那二百萬分之一。”王亮和藹地笑了笑,說道。
從少尉排長開始,規劃著兩年副連,兩年正連,三年副營,三年正營。
十年的時間,時光荏苒,從二十二歲到三十二歲。
0270 基層軍官為什麼在堅持
0270 基層軍官為什麼在堅持
可是理想同現實之間總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計劃,永遠比不上變化來的快。
在軍隊,尤其是基層部隊,年輕的軍官們時時刻刻都要緊繃著一根弦。
軍官,聽上去看上去光鮮亮麗,肩膀上的那一顆顆五角星金光閃閃,但它的分量,格外的重。
三十二歲幹到少校正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戰爭年代,可以火線入黨、火線提幹,二十幾歲的團長師長並不罕見。
但在這個準備戰爭的年代裡,考量軍官的細則就變得複雜多了。
“是,首長,我們都捨不得這身軍裝。有些崗位,總得有人堅守著。”指導員羅寧回應道。
王亮點了點頭,從口袋裡掏出煙,分別遞給段海峰和羅寧兩人。
這煙,不是一般人能夠抽得上的。
並不因為它的價格有多麼昂貴,而是因為這是麻栗坡的烈士們抽過的。
只有最好的軍人才有資格點上。
段海峰和羅寧沒有客氣,把煙點上深深地咂巴了一口,愜意。
每當完成一天的訓練,疲憊的身軀躺在山頂。
望著天,望著雲,望著鳥。
再點上一支菸,對於基層官兵來講,這是最舒服的時候。
王亮道:“你們這一代人啊,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上面有老人需要照顧,下面還有孩子,夾在中間的是妻子。繁重的工作壓力,複雜的人際關係,壓抑人性的傳統習俗,令人窒息的競爭環境,對於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挑戰和考驗。”
王亮的這番話算是說到段海峰和羅寧的心坎裡去了,他們這些基層軍人,最頭疼的就是這些問題。
已經不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了,三十歲,已然是而立之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家的渴望就愈加地強烈。
尤其是孩子呱呱墜地之後,回家的想法更是難以抑制。
這是和平時期啊,沒有仗要打,我幹嘛還要乾耗在這裡,消磨大好的時光?
當孩子對著攝像頭不停地喊‘爸爸’的時候,而我卻不能給她一個擁抱。
我想陪伴著孩子,看著她從一歲到七歲,直到上學。
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父母的陪伴。
這個願望並不奢侈,但對於身在偏遠地區的基層官兵就那麼難以實現呢?
“孩子還小,父母已老,正連同正營之間的那條鴻溝又令人望而卻步。老婆在家裡要照應著一切,撐起這個家。這個社會,魚龍混雜,生活不易多艱辛。”王亮感慨著。
這些年,他見的基層軍官實在是太多了,對於他們的生活狀態也是瞭解到不能再瞭解了。
苦,想象不到的苦。
壓力,天大的壓力。
一旦犯錯,晉升便無望了。
月月考核,三十多歲的人了,白天搞訓練拉體能,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工作。
朋友圈裡,昔日的同學都已經混成了白領金領,開著二三十萬甚至更貴的車,每天過得都很精彩。
能不心動嗎?
能不萌生退意嗎?
這已經不是那個訊息閉塞的年代了,地球上角落裡發生了什麼,僅僅相隔幾秒,大洋彼岸就會知道。
誘惑越來越多,如何堅守?
當兵就要奉獻,但是部隊離開了誰都能轉。
孫為民就在一旁直播著,整個對話網友們都聽到了,同時也炸出了不少曾經的基層軍官。
日復一日重複而又機械的工作,連續五六年都得不到提拔,在條件艱苦的基層,過著那一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