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其他地方即使是在今天,仍然有人有時使用“晚餐”來表示“吃晚飯”,而用“夜宵”來表示巴黎人的“晚餐”。
用餐時間在19世紀的歷程中完全被改變了。早餐是在醒來後隨即吃的那一頓,包括一杯牛奶、咖啡、茶或是巧克力加一小條麵包或烤麵包圈。“第二頓早餐”是在上午10點鐘到中午之間吃的,包括主菜前的小吃、冷盤和其他小吃。烤肉和沙拉只是在時間有些提前時才吃。泰納(法國文學評論家、歷史學家、實證主義哲學家,譯註)作品中的英雄弗雷德裡克-托馬斯?格林道奇,在19世紀60年代的巴黎是在11點時吃早餐的,包括冷凍的雞肉或鵪鶉,再加一瓶波爾多葡萄酒。
正餐時間的變動幅度比其他進餐時間都要大。它通常會被推遲到一天的晚些時候才開始。司湯達曾在作品中描述,在1805年,晚餐的客人被邀請在5點鐘到來。他自己偶爾會吃得早一些,比如在1808年5月3日:“差一刻4點時,我吃了烤羊肉、炸薯片和沙拉。”帕裡塞女士在1821年寫道,18世紀的巴黎人在不遲於下午4點時吃晚餐,而現在則不會早於5點甚或6點。以她的觀點,晚餐時間向後推遲的原因在於,在一天中此前的時間裡男人們都是公務纏身的。
而到了18世紀末,晚餐的客人被邀請在7點半左右來。今天的禮儀通常是希望人們能提前5到15分鐘的時間到達,而那時的禮節恰恰相反,客人們可以有15分鐘晚來的時間寬限,此後一干人等才會圍桌坐定。有些人對新的晚餐時間很不適應。有的老人就會告誡客人們在5點鐘來吃晚飯,因為他們“六七十歲的胃”可適應不了時尚所需的新時間。隨著晚餐時間的後延,人們開始採納英國人“五點鐘茶”的習慣做法,經常是吃一些小吃。
早、中、晚(3)
一頓飯並不只是食物的消耗,還是家人團聚的時刻。家庭主婦手冊中就十分強調女主人營造和諧的用餐氛圍的重要性。塞爾納女士在她1833年的《夫人手冊》中就強調說:“對餐桌氛圍的呵護不應僅在有客人時才予以注意,出於對丈夫的考慮亦應如此,以使家庭生活更加文明。我是經過考慮才使用‘文明’這個詞的,因為‘文明’的標記將可以使我們獲得對快樂和高貴的雙重滿足。這一點務必要做到,因為由於社會生活的侵佔,尤其是對於男人來說,除去吃飯的時間幾乎就沒有其他時間能享受家庭生活,並且出於日常經驗和延長壽命的考慮,將用餐時刻營造成歡欣的時刻有利於消化和彼此關係的融洽。用文雅的交談使你的餐桌變得活潑生動,這裡有足夠多的理由。”
家庭中的午餐很少會邀請外人來吃,因此也就不必鋪設桌布。而午餐時家人聚集在一起的傳統也逐漸消失了。男人們太忙或是工作地點離家太遠而無法回來吃午飯,如果工作地點與家不在一處,通常就不會僅僅因為吃一頓午餐而打斷工作了。1908年,在一本名為《世界的方式》的書中就建議避免聚在一起吃午餐,因為停下來吃飯會打亂全天的節奏。
一般說來,星期日午餐或晚餐包含了家庭禮儀的全部內容。像節日一樣,星期天的就餐提供了全家定期團聚的機會。40年後,喬治?桑還溫馨地回憶起19世紀的前10年即她童年時在博蒙叔祖家參加星期日晚餐時的情景:“每週晚餐是一項古老的也是最受贊同的習慣,來的總是那些相同的客人……5點時我和母親準時到達,準會發現我的祖母已坐在爐火旁那張寬大的手扶椅上,而我叔祖那張巨大的手扶椅就在她的對面。”1895年,莫里斯?熱那瓦也滿含相思似的懷舊情結回憶起了遙遠過去的星期日禮儀:“我們習慣於在一起吃晚飯,我們有10個人,圍坐在我祖父母餐廳中的餐桌旁……為什麼當我追憶起那些週日晚餐時總是會想到冬天?也許當我還是個孩子時,他們已灌輸給我太深的溫馨和諧的感覺。”屋外是寒冷的冬夜,而屋內溫暖無處不在——這正是思想家們幸福的理想,從盧梭到米什萊(法國曆史學家,譯註)莫不如此。
下午的時間要用於社會事務,有些可以在家中完成,其他的必須外出去辦理。從1830年開始直到1914年,正常情況下女人們都會留出特定的一天時間來接待客人。社交季節開始後她們會發出卡片,上面寫著這樣的話:“某天某時到家中。”在19世紀下半葉,女人們接待客人的時間在其他地方是2點到6點之間,在巴黎則是3點到7點之間。
傳統上,家庭主婦一般坐在壁爐的右側。1880年前後,時尚發生了變化,女主人佔據的是置放在客廳中間的一把椅子。她要起身歡迎女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