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進展,自己脫不開身,只隨便翻翻聶坤交來的結果便呈給了統領。沒想到,中秋晚上驚鴻一瞥的人,竟然會在這裡重逢。
隱隱聽見大殿中傳出聲音:“彤城士子李免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模樣相似,連聲音也這麼像。不過長得漂亮的人,聲音多半好聽,這個也做不得準……傅楚卿沒頭沒腦的想來想去,自己也煩了。冷不丁“嚯”的一道白光閃過:管他是不是,反正這一個也不差,若是能弄到床上……一股麻酥酥的感覺從脊椎“嗖嗖”直竄到腰腹,連著兩條腿都禁不住顫了顫。
幸虧他馬上清醒過來,想起身處百官朝會之中,站在金鑾寶殿門前,總算沒有失態。這一清醒,又不覺沮喪起來:“這李免來頭不小,聽統領意思,太師很是賞識。除非你情我願,否則只怕難以上手……話又說回來,模樣神氣那麼像,到底是不是呢?……”
“你叫李免?真是李彥成的兒子?”趙琚摸著下巴,“抬起頭來,讓朕瞧瞧。”
子釋微微揚起臉,卻沒有抬眼睛:“啟稟陛下,小人李免,字子釋,年滿二十,越州彤城人氏。先父李彥成,字思哲,興寧五年狀元,授翰林院大學士,歷任禮部侍郎、禮部尚書、青陽太守、涼州刺史。興寧十年祖母逝世,先父丁憂,因積勞多病,自此致仕居家。”
趙琚聽了,不置可否。子釋猶豫著要不要往下說。皇帝看他兩眼,忽的一笑:“沒想到李太傅居然生得這樣周正的兒子,好福氣。”
太傅?子釋迷惑了:父親幾時當過太傅?
趙琚正盯著他,見狀問道:“你父親沒跟你說過他任太傅的事情麼?”
“小人從未聽說。”
“沒聽過……也罷。”趙琚彷彿想起什麼往事,欲言又止。轉口道:“你義弟跟他父親還有幾分相似,你跟你父親可不怎麼像。”
子釋心想,這皇帝東拉西扯的到底要說啥?依舊恭恭敬敬回道:“小人肖母。”
“嗯,那你母親定是個大美人。”
呃……子釋腦門冒出一滴冷汗。皇帝稱讚自己親人,按說該磕頭謝恩,可是此情此景,還真不知說什麼好。早聽說當朝萬歲爺十分脫線,親身領教,一下子真的很難適應,不禁對子周佩服萬分。
趙琚不等他回答,衝著寧書源興致勃勃道:“當初李彥成在京裡的時候,舅父見過他夫人沒有?”
“這個……未曾謀面。不過,據聞李夫人乃彤城名門閨秀,確乎美名冠絕一方,與慶遠侯府三位小姐不相伯仲……”果然薑是老的辣,寧書源泰然自若,又把話題繞了回來。
畢竟是誇自己母親漂亮,子釋不過覺得意外,倒沒什麼不能接受。子周可氣壞了,悄悄瞪著御座:皇帝陛下,您就不能注意點體統麼?……
不料有人跟他一樣看不過眼,直接出聲打斷:“陛下,微臣斗膽,有幾句話,想問一問這位李公子。”
趙琚一看,又是席遠懷。有點兒不高興:“你想問什麼?”
“陛下,寧小侯夫人與謝昇將軍夫人屬嫡親姊妹,此事自當有所確證。只是——微臣愚鈍,彤城之戰何等慘烈,滿城軍民盡喪戎寇之手,威武軍全體覆滅……”聽到這裡,大殿上下,人人臉色都有點發僵。幸虧席大人沒在這個話題上多作糾纏,接著道,“李公子一介書生,竟能攜弱小弟妹,跋涉千里,毫髮無損進了蜀州,實在叫人難以置信。況年深日久,人事變幻,單憑一面之辭,恐不能服眾……”
子周再也忍不住了,抬頭道:“陛下,席大人既有疑慮,敬請一一道來。微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子釋暗忖:聽對方話音,像是衝自己來的呢?此事由寧府中人認的親、作的證,這位大人居然敢提出疑議,膽子不小啊。
答話的是子周,席遠懷卻盯著子釋:“請問李公子,彤城李閣老府上號稱藏書五千冊,李府書齋名是什麼?”
子周脫口而出:“三絕五千冊,一樓“四當齋”。”
這兩句話是李彥成自誇藏書之富讀書之痴的句子,用了韋編三絕的典故。意思是說:我家有一座藏書樓名叫“四當齋”,裡邊五千冊藏書,都被勤學的主人翻爛了。
““四當齋”者,何為“四當”?”
“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四當齋”的含義,有如李氏家訓,對方話音才落,子周已然朗聲而誦。
子釋在一旁納悶:這位席大人問得好不專業!難道是老爹過去的熟人?看年紀不像啊。再說了,問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