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望著聞青,要知道他也不是製衣廠,他店裡所有的衣裳都是從別處進過來,甚至不是直接從廠家那裡拿貨,所以其實他賺的也不多,甚至有好多衣裳賣不掉,也不好退。
可從來沒有誰像眼前小姑娘這樣,賣不賣得出去,都給佔地費。他給誰賣衣裳不是賣,賺錢的生意不做是傻子?再說了,聽這小姑娘的對衣裳的分析,可能是自己遇到行家了。
店家思考一頓之後,當下拍板:“成,你衣裳掛這兒吧,先說好了,你講的那些條件都得兌現。”
聞青一聽店家願意,心中喜悅,說:“我立字據,一定兌現。”
聞青當即給店家立了個字據,表示自己會兌現佔地費,店家對好聞青這小姑娘不由得產生了好感。
聞青簽了字據寫了地址,便將衣裳、鞋子交給了店家,店家將衣裳用衣架支起,掛在一旁。
聞青笑著與店家告別。
店家盯著衣架上的衣裳,和旁邊的鞋子,嘀咕:“為啥我感覺這衣裳看著那麼順眼呢?好看還是不好看呢?我得把媳婦叫過來問問。”
店家去喊媳婦了。
聞青則已經出了店門,出了店門後,聞青繼續逛,逛到距離這家店有段距離的另外一家店面,用類似的方法,將自己布袋裡剩餘的兩套衣裳和兩雙鞋子,放在了裡面賣。
然後聞青一身輕鬆地往綠地花園走,快走到小區門口時,她轉進了菜市場,四分錢買了兩個大饅頭,回到住處。
她這次來南州市,姚世玲給她帶了蘿蔔醬豆,就是讓她就饃吃的。她奔波了半天,有點熱,她把在陽臺曬了一天的一盆水,端到衛生間,洗了個溫水澡。
接著去小區裡面的鍋爐房,打了瓶熱水,上了樓,才取出蘿蔔醬豆,掰著饅頭,坐在縫紉機前,邊看歷史書,邊吃饅頭,一個饅頭吃完,夜幕降臨,她喝口熱水,繼續吃第二個,第二個饅頭才吃兩口,有人拍門。
拍門?會是誰?房東嗎?
聞青拿著饅頭,走向門口,這時的門沒有貓眼,她也看不到外面的情景,只能靠喊的,問:“誰啊?”
“小姑娘,是你嗎?我是步行街賣衣服的啊!”店家聲音明顯摻著激動。
聞青微微吃驚,店家老闆?他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