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是國庫裡面的,下面農民賦稅。
所有的稅務,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種植物的幾成,充作稅款。另外一種,則是直接給現銀。
所以國庫裡面的糧食也分為兩種,一種是賦稅糧,一種是皇莊裡面自己出產的皇糧。
而通常宮裡自己使用的,都是皇莊裡面出產的皇糧,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各地方上貢的貢糧。
。所以這樣算起來,撇開有時候正在派放出去的糧食,國庫裡面的糧食應該說是非常多的。
畢竟宮闈的人數再多,卻也始終沒辦法和全國人民相比。
要知道這裡的賦稅糧運到京都的,可是整個大宣,四面八方的人民種植出來的。
當然了,因為特權以及貴族的關係,由於舉人以上,以及官員,還有個世家門閥。
這些人身上是有特權的,可以免除賦稅,所以不少人家為了逃避稅收,經常是將自己名下的地掛在別人的名上。
這樣的話,雖然還是會給冠名人一定金額的好處,但總歸要比給朝廷的少。
所以由此一來,朝廷的稅收有一大部分就落在了這些人的口袋。
不過儘管如此,送到京都的糧食也不會太難看。
原本賈璉想著,宮裡的人就這麼些,送上來的糧食肯定吃不完,那麼往年剩下來的糧食,那就可以有其他的作用。
畢竟除了京都,其他地方也有自己的糧倉,並不是所有的糧食都送往京都的。
這樣一來,即便是開倉賑災,通常情況下,第一考慮也不會是京都。
與其一直讓陳糧放著,放到壞掉,還不如直接給他另做他用。
而這裡的他用,賈璉說的就是做快餐了。
雖然明明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遍地都是一文錢的饅頭,兩文錢的燒餅。
相較於這兩種,二十文的快餐,似乎就顯得十分的奢侈。
但經過實驗,賈璉發現。
也許在其他地方這樣的快餐店並不能很快的實施,畢竟如今人們生活水平低下,相較於快餐這種價位已經算是高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