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中透著幾分懷疑,皇帝看著面前十分年輕的賈璉搖頭。
林如海送信,正在海邊做一項新的產鹽方法。並說如果法子實驗成功,那就是徹底告別私鹽的時候。
接過小太監手裡的信封,賈璉驚詫。
聽聞林如海如今重傷,雖說京都是有人想趁機做小動作的,但已經被當今聖上以雷霆之勢鎮壓,前幾天的風波,賈璉不過就是知道當今對鹽稅的看重,所以堵了一把。
但是江南方面天高皇帝遠,想要林如海死的可不只一個兩個。
所以林如海這次受傷,恐怕就是跟這有關。
抬頭看向皇帝,見對方點頭,賈璉小心翼翼的開啟信封。
“鹽田曬鹽法?”
信是林如海親筆。
信上說林如海在巡視鹽田的時候受到襲擊,所以受了重傷,從而導致後續工作不好開展。
並且信中著重提到,經由實驗驗證,這種方法比之前的取鹽法更好用、便捷、出產高。
但是現在林如海傷重,每日精力有限,實在沒有辦法顧忌,這才想起賈璉。
畢竟是賈璉告訴他的這個方法。
“信中說這什麼鹽田曬鹽法是你提出來的?”
居高臨下的看著賈璉,皇帝淡淡的開口。
這封信之前還有一封,裡面說的是如果掌握好了鹽井曬鹽法後,對將來江南一帶,甚至整個大宣的影響。
大量安全而廉價的官鹽流向世面,私鹽沒有銷路,自然而然就會被淘汰。
比起皇帝從前千絲萬慮的種種為了抑制私鹽,而做出的雷霆手段。
這種類似於釜底抽薪的方法簡直就是軟刀子捅人。
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致命的打擊。
賈璉聞言有些錯愕。
再看信的末尾,林如海請求皇帝將賈璉秘密送到靜海。雖然信中沒有明說,但是賈璉還是可以從信中看出林如海估計真的傷得很重。
避無可避,賈璉有些尷尬。
“那是微臣從前在一本古書上偶然看到的,中間步驟什麼的微臣記得並不詳細,只記得個大概。”
林如海在江南浸淫三四年,差點弄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賈璉不想去趟這鍋渾水。
之前告訴林如海鹽田曬鹽法,不過是想著背靠大樹好乘涼。
誰知道大樹還沒靠得上,現在竟然要自己去扶樹。
雖說現在京都的大頭已經被皇帝炒魷魚的炒魷魚,呵斥的呵斥。
但在兩百倍的利益下,這些人能甘心只是於此?
別逗了,別看林如海自己都差點翹辮子,賈璉不認為自己去能改變什麼。
嗯,給對方送人頭可以算是一個貢獻。
只可惜賈璉還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