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兩千萬噸就可以。”聽起來倒是不錯,不過要十一年才能獲益,這時間未免也太久了一點吧,自己的公司好像不需要這樣的專案,而且投資還不是個小數目,雖然現在政府貸款已經全部還清,年底還有數百億人民幣的結餘,為什麼不繼續擴大規模呢。
“總裁,我知道您對這種長期收益專案不是很在意,我建議公司做這個專案是要長遠了考慮,根據斯德哥爾摩研究室的資料顯示,兩年後您的集團產量至少可以達到兩億噸,那麼五年後呢,這個收益恐怕就不需要十幾年才收回來了,而且大型油企擁有自己的運輸船隊,也可以幫自己打響品牌。”原來自己的企業已經到了讓世界級的研究組織注意的分量了,也難怪,沙特一個大油田也不過每年上億噸,自己已經跟個超大型油田差不多了。
李從沒有急著去答覆他們,而是自己靜下來好好的想想,公司確實需要這麼多的附件嗎?周邊產業是不是要交給別人來做呢,自己到底是應該全面發展呢,還是把所有力量集中起來全力發展自己的主力業務,生產能源油呢。
忽然間李從想到了政府對自己的控制,如果自己的企業分散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控制了大量的工人,如果自己有數百萬的工人恐怕就是政府到時候也不是敢跟自己說三道四的吧,想到這裡,李從決定了發展方向,全面發展,打響自己的社會知名度,讓人民成為自己的保鏢,讓政府知道自己並不是可以讓你們捏的。
“詹尼,這件事情我考慮清楚了,你先跟中船接觸一下,最好連船員一起買過來,準備向政府申請我們的遠洋集團吧。”李從就是這樣創業時期的一句話,導致了後來的中國能源集團遠洋船舶分公司的成立,雖然它不是一件最大的遠洋集團,但是絕對是最賺錢的一個。
詹尼立刻去做事了,老闆一個想法秘書們就得忙好幾天,這話可不是白說的。
看著辦公室裡NL的能源集團縮寫,李從感觸很多,本來這個企業只是自己失戀後為了自己的自尊心建立出來的,也是自己的第一個企業,沒想到還真的發展起來,細想一下,一切都發生的太戲劇化,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大的過錯,除了尉琦華的父親外自己倒是沒有得罪任何人,京城幾大俱樂部也只是不悅,並沒有發生正面的衝突,所以自己在中國的發展還是很有前景的,那麼現在就把自己世界第一人的目標降低一點,先成為亞洲第一人吧,如果論雜誌評選的錢的話,李從已經可以了,但是第一人更多的不是在錢上,要有權有影響力。
想讓自己成為這個樣的人,只是發展能源是不夠的,要全方面發展。
作品相關 第 120 節 發展
做小企業容易,把企業做大不容易。許多企業正是在作大的過程中死掉的。
開完會後李從就在琢磨這兩句話,自己的企業現在已經是很樹大招風了,現在今年的這榜那榜的已經預測年底自己的公司可以進入中國五百強了,自己已經穩坐中國首富了,甚至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進入世界十大富豪的人,自己今年才二十五歲,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富豪,所有人都相信自己可以在三十歲之前將巴菲特(美國股神)趕下世界首富的寶座。
但是自己的企業該怎麼發展下去呢,雖然李從已經想全面的發展了,但是別的方面自己就是個門外漢,嚴格的來說自己以前只是個小公司的小職員,對什麼都是門外漢,如果不是運氣好的話,恐怕現在已經在閻王殿裡當小鬼了。
公司現在擁有兩個能源生產基地,數百個合作加油站組成的連鎖集團,數百個三星電器專賣店,還有一個在建的城市公園,韓國國家石油集團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在濟南青島各有一個公司,擁有數萬員工,馬上就加上一個遠洋船隊以及上萬的員工。
看著桌子上的報告李從還真是不知道自己已經是那麼多人的老闆了,自己的每一個決定已經可以影響數萬人的飯碗了,以後自己的規模還會增加,等到擁有數十萬上百萬員工的時候政府還能對自己指手畫腳的?你在逼我,我直接不幹了,我就不信你能看著這上百萬的人失業。
“詹尼,進來一下。”李從感覺自己這麼瞎想是沒結果的,還是要問問專業人士比較好,人家知道一些大企業的發展歷程,會給自己個比較好的建議。
“詹尼,你先看看這些吧,然後告訴我該怎麼去投資,怎麼讓我的公司繼續的發展,全面的發展,不再侷限於一個方面。”詹尼接過李從遞過來的資料夾十分的吃驚,這可是公司的絕密資料,沒想到李從竟然會那麼相信自己一個新人,這在以前她所經歷的企業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