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的勝敗問題,卻是相當的一致,都認為中國如果直接參戰的話,將不再是朝鮮與臺灣一樣,取得對美國的區域性優勢,現在爆發戰爭的地方,距離中國有半個地球遙遠,而這從來就是美國勢力範圍的後院。南美洲對美國來說就如同朝鮮,越南等國對中國,而且中國自身還有很多的問題要解決,中國的周遍並不平靜,如果中國執意參加這場戰爭的話,那麼中國可能輸掉的將是在這幾年內取得的所有的利益,如果中國倒下了的話,那麼美國就可以全力對付新歐洲,而從歷史根源上來說,新歐洲是不大可能成為與美國對立的力量的,所以美國就可以安心的解決掉大俄羅斯與中東問題了,那麼世界將又回到美國獨大的局面。能源集團雖然強大,但是怎麼說也是剛剛成立的,還沒有一個國家那麼具有凝聚力的。
當然,如果中國能贏得這場衝突的話,那麼美國的神話就徹底的崩潰了,中國將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至少以後也是跟美國平起平坐的,與其說這是場戰爭,還不如說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一場豪賭,輸贏是對整個世界的控制權!
7月9日,英阿雙方達成了協議,同意交換這次相互俘虜的三名戰俘,當然,是以美國戰俘換回了中國戰俘,雙方都在這一事件上讓了步。但是中國與美國卻並沒因此而改善關係,雙方進行了一場非常短暫的“冷戰”。
年7月10日,中美雙方都一直保持著沉默,誰都不想先挑起這場戰爭,因為誰都知道,贏得世界的支援是致關重要的,如果誰先挑起衝突的話,那麼世界輿論肯定對這方不利。當然於以沉著而後發治人的中國相比,美國人是差了很多。這天,美國人已經忍不住了,首先宣佈將派遣部隊支援英國人的行動,但是派兵的範圍卻很小,主要是承擔起了護航與特種戰的輔助責任。美國人再也等不下去是有原因的。只從中美都派部隊參戰的事情暴光以後,阿根廷人在能源集團的支援下抓住這個機會,在這兩天中全力用潛艇襲擊了英國的補給路線。遙遠的“糧道”是英國人最薄弱的環節,阿根廷人打蛇打七寸,派出了全部的16艘先進的aip潛艇,以及8艘比較落後的209潛艇到了從阿森松島到英國遠征艦隊的航路上。這已經是阿根廷潛艇部隊的所有家底了,看來阿根廷人是想用這個機會卡死英國人,好儘快結束這場戰爭。阿根廷人的絞殺戰也取得了成功,英國向前線運輸的貨物有50%以上被送到了海底。如果美國晚一天參戰,幫助英國人的話,那麼英國人的損失就會更多,所以美國人是等不起的。這點就註定了美國與英國最後的失敗,李從的軍部參謀們看問題可是看的非常的毒的,其實李從也不想戰爭繼續下去,他也看出來了,只要是有中美兩個國家的時候他控制世界的能力就有所下降,心思著是不是讓自己的武庫將出去轉轉呢?
7月12日,中國才慢騰騰的發表了自己的宣告,而中國的表態更是讓世界覺得不可思意,因為中國表示中國仍然將保持中立地位,並不會派遣任何的戰鬥部隊參加這場戰鬥,但是中國將為中國到阿根廷的海上航路擔任護航的責任。而擔任這一任務的就是中國部署在南大西洋的三支航母編隊以及能源集團的超過六艘的驅逐艦。阿根廷已經向中國的艦隊開放了兩個港口用語停泊與休整。
從上次李從宣佈擴軍到現在已經有超過三年的時間了,這三年裡能源集團對於普通水面艦艇的發展也是很迅速的,現在已經有了一隻不弱的海軍實力了,當然僅僅是暴lù下來的,三年的時間裡每年都會有五艘萬噸級的巨型驅逐艦下水,有十艘護衛艦下水,還有多達十五艘的潛艇下水,雖然能源集團沒有核潛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潛艇要比核潛艇還要厲害,因為剛剛成立沒什麼戰鬥經驗,所以還是跟中國海軍搭配比較好。
中國的這個態度,讓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評論家都落了空,因為誰也不會相信,中國會放棄這麼好個與美國一決天下的機會。美國的行動明顯就是在向中國挑戰,而中國的猥瑣好象是表明了中國怕了美國,並不想與美國進行正面的衝突。但是事實再次證明了中國人的決定是多麼的正確,當半年後,另外一件更大的事情爆發的時候,世界這才明白為什麼中國不在這個時候與美國來個決斷,而是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中國人從不打無把握的戰爭,在戰略的應用上,是沒人比中國人還精明的!
7月13日,美國的護航艦隊開始承擔起了為英國運輸艦護航的任務,而英國人在抽出了大量以前用於護航的艦艇之後,也在開始著手準備在馬島的登陸戰役。阿根廷海軍的潛艇部隊在試著幾次對美國護航的運輸艦隊攻擊後,在損失了三艘老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