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軍只是零零散散地佈置在一系列高地,相互之間幾乎沒有什麼掩護。
由於戰線疏鬆,德軍很快從正面和側面穿越了美軍戰線。德軍指揮官是海茵茨?齊格勒,他作為漢斯?馮?阿尼姆將的副手,親自指揮這次代號“春風”的攻擊行動。
兩天內,美國陸軍第1裝甲師在戰鬥損失了9輛坦克、57輛半履帶車、29門火炮和至少500名官兵,經過良好訓練的近100個坦克乘員組被一掃而光。美軍在卡塞林山口的失利是美軍在北非戰場遭到的第一次慘敗,反響非同一般。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中將頓覺臉無光,立即下令撤掉弗雷登道爾少將的軍長職務,同時命令巴頓少將出任第二軍軍長。
3月17日,巴頓指揮第二軍投入戰鬥。沃德師長率美國第1裝甲師進攻斯塔欣…德塞內德,如果進展順利,再向梅克納西推進。但第1裝甲師的進攻遇到了麻煩,幾天的大雨使地面變為泥沼,坦克和卡車行進困難,進展緩慢。21日,第1裝甲師攻佔德塞內德車站。24日,攻佔梅克納西。這時,東多塞爾山口近在咫尺,只要第1裝甲師乘勝發起攻勢,即可一舉奪佔。可惜優柔寡斷的沃德貽誤戰機,被德軍搶佔了山口,擋住了美軍前進的道路,自此以後戰機一再延誤,自17日以來1500多人的傷亡使得巴頓解除沃德的師長職務,改由哈蒙少將取代。
北非戰役結束後,英美聯軍開始進攻西西里。美國第1裝甲師因戰績不佳,沒能得到參加西西里戰役的機會。後來,在美國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中將的指揮下,第1裝甲師參加了進攻義大利本土的作戰行動,主要包括那不勒斯、安齊奧、羅馬…阿爾諾、波河河谷等戰役。
1943年10月1日,第1裝甲師與其他部隊一道攻佔那不勒斯。一週激戰後攻抵古斯塔夫防線的前哨防線,但因氣候惡劣、公路受損和德軍抵抗頑強而進展不大。12月2日起,第1裝甲師參加了亞平寧山脈新攻勢,付出了慘重代價。直至1944年1月,仍未抵達拉皮多河與古斯塔夫防線的前沿陣地。2月,第1裝甲師等部和紐西蘭軍先後三次對卡西諾發起進攻,均無果而終。
1944年5月11日晚,在盟國空軍進行猛烈轟炸之後,法軍穿過加里利亞諾山區,突破古斯塔夫防線,攻入奧森特盆地。美國第1裝甲師與其他部隊趁機沿海岸公路挺進,於27日攻佔韋萊特里並攻破凱撒防線。接著,第1裝甲師攻佔瓦爾蒙託內,沿6號公路直搗羅馬。6月16日,克拉克率部進入羅馬城。至此,第1裝甲師並不太完美地結束了自己的二戰之旅。
“二戰”結束後,第1裝甲師被派往德國施瓦本格明德執行佔領任務。
1946年4月至1951年2月,美國第1裝甲師退出現役。1951年2月,美國第1裝甲師在德克薩斯州胡德堡轉服現役。1971年5月與美國第1騎兵師1部合併為新的美國第1騎兵師,第1裝甲師餘部退出現役,與此同時,陸軍部將在德國的美軍第4裝甲師改編為美軍第1裝甲師,鐵甲軍再次“迴歸德國”。
經過多年的發展,第1裝甲師不僅具有了較強的火力攻擊能力,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戰術機動能力,重型武器均實現了自行化。這些優勢幫助“鐵甲軍”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990年月2日,伊拉克與科威特戰爭爆發,美軍宣佈出兵海灣,11月日,第1裝甲師奉命向海灣部署。1991年2月20日,美軍第1裝甲師第1騎兵中隊跟在第2裝甲騎兵團後面越過伊拉克邊界,15時,16輛戰鬥工程推土機經10小時作業在邊界沙堤開出250條米寬的通道。第1裝甲師透過這些通道進入伊拉克,截止到1時,第1騎兵中隊實際向伊境內推進了60公里。從26日5時開始,經過9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共摧毀伊軍裝甲車45輛、坦克440輛、防空火炮137門、火炮190門,抓獲戰俘人,任務完成。
1992年1月,駐德國的美國第步兵師改編為美軍第1裝甲師。1992年北約歐洲快速反應部隊成立後,第1裝甲師奉命充當其下屬的國別師之一,擔負快速反應部隊的任務。
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北約歐洲盟軍司令部組建科索沃維和部隊,美國第1裝甲師派出1名准將副師長指揮東部多國旅,延續至今。
2003年,伊拉克戰爭打響,美軍第1裝甲師奉命參戰,與其他部隊一起推翻了薩達姆政權,5月22日,駐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美軍將進行換防,由第1裝甲師接替第3步兵師。服役期滿後,根據美軍陸軍輪換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