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軍事問題了,而且還關係到面子問題,如果拿不下這座城池,實在是臉上無光,蒙哥汗自己也憤恨不已。雖然軍事會議上有將領建議放棄這座無關緊要的孤城繼續東進。但遭到絕大多數將領的反對,蒙哥自己更不同意。一向攻無不克的一代天驕家族哪能受此大辱,不拿下絕不放棄,這正犯了兵家大忌。眼看其他三路大軍即將攻下南宋全境;又急又惱的蒙哥親自到前線率軍日夜突擊攻城。這時候,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激烈的戰鬥中守城的宋軍竟然擊斃了在山下督戰的蒙古大汗蒙哥!確切的說是宋軍炮火發出的飛石重傷了蒙哥汗,由於傷勢嚴重,蒙古大軍被迫撤兵,蒙哥就死於釣魚山下不遠的北溫泉。
正是蒙哥之死改變了世界格局。東邊正向西推進準備與南北兩路匯合的忽必烈聞訊後立刻揮師回北方去爭奪汗位,阿里不哥和兀良合臺的南北兩路也從長沙北返。此時旭烈兀的西征大軍更是勢如破竹。已兵分三路打到萬里之外。旭列兀率領的主力大軍先後滅亡中亞諸國;接著攻入阿拉伯半島;滅亡了存在了500多年的阿拉伯帝國。怯的不花率領的前鋒軍佔領印度北部;先後滅亡西亞諸國;與旭列兀順利匯合後;繼續西進;直逼埃及。漢族將領郭侃橫渡地中海打敗了歐洲各國聯軍,攻佔南歐巴兒幹半島後;繼續西進徹底消滅了歐洲各國聯軍主力;攻入波蘭境內;正準備跨過多瑙河向已無還手之力的西歐進軍。蒙古帝國此時達到了極盛。就在這時;蒙哥的死訊傳到了旭烈兀那裡。已為進攻埃及做好充分準備的旭烈兀為了幫哥哥忽必烈爭奪蒙古大汗的位置,只留怯的不花率領一萬鐵騎繼續攻打埃及,自己率領主力部隊東歸。在蒙軍撤退後;埃及國王親率十六萬北非騎兵打敗怯的不花;趁機佔領了阿拉伯半島。南宋等其它各政權也趁蒙古軍隊撤退後;收復了失地。
1259年秋,拖雷的第五子、伊爾汗帝國的建立者旭烈兀。橫掃西南亞西征至敘利亞後,傳來蒙哥的死訊。旭烈兀率軍回波斯,留下先鋒怯的不花統率二萬軍隊繼續徵進至埃及,怯的不花派使者勸告埃及蘇丹忽禿思投降,忽禿思將蒙古使臣斬首示眾,並以伊斯蘭聖戰的名義召集北非所有的穆斯林軍隊,組成樂一支十二萬人的大軍,在阿音扎魯特(今天巴勒斯坦境內)與蒙古軍隊展開會戰。忽都思親自上陣,將士士氣鼓舞。蒙古軍又輕敵冒進,被困在山谷全軍覆沒,蒙古西征之勢從此被阻止。經過幾年爭奪,忽必烈擊敗做了四年大汗的阿里不哥,搶到寶座,並且鞏固了汗位,但蒙古帝國從此分裂:忽必烈建立元朝,統治東亞,東南亞,北亞地區,為名義上的共主。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統治中亞、西亞直到地中海東岸的廣大地區。拔都建立金帳汗國。統治東歐及中亞北部地區。察合臺汗國,統治新疆大部地區和中亞部分地區。窩闊臺汗國,統治中亞北部部分地區。這些蒙古汗國都不受忽必烈的元朝直接管轄。此後元朝再也沒有西征了,整個亞歐大陸的格局基本固定下來。
當年如果蒙哥大汗沒有死的話,估計蒙古軍隊還得再全球開始爭霸的,那麼歐洲中世紀的一些事情可能就不會發生了,而整個世界的主導地位可能就不需要英法等國來主持了,後來的世界格局也肯定不會是這樣子了,所以李從這個時候要感謝當初的那個宋軍士兵呢,不然的話他也沒有機會建立一個這樣龐大的帝國的。跟蒙古人比起來,李從要建立的這個帝國會更加的龐大,更加的有系統,不是那種表面上的。
關於李從要立國的訊息傳出去後。最緊張的當然就是這個阿拉伯聯盟了,從地圖上來看,北面的喬治亞和亞塞拜然一直都在能源集團的控制之下,這次立國肯定是划進去的,圖爾其作為新佔領的地區自然也不可能不要的,就算是這裡不進去,但是全部的多達數百萬的軍隊也不時按阿拉伯聯盟能幹的過的,他們的西面,因為蘇伊士運河的原因,整個埃及都在能源集團的控制之下。或者說整個非洲都在能源集團的控制下比較確切一點,南面呢是大海,東面直接就跟能源集團的本土接壤,這個國家直接就被能源集團的給包圍了,他們非常的清楚,就算是他們要加入能源集團估計人家也不願意收他們,況且他們在他們真主的保佑下是不會讓外人來統治他們了,如果李從要建立一個橫跨亞歐的大帝國,那麼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了,現在他們那麼多的國家聯合在一起。但是還是沒有一點的安全感的,不為別的,他們這麼多的國家聯合在一起也就只有不到五千萬的人口,面積也不時很大,大約幾百萬平方千米左右。可是境內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一些環境惡劣的地區,以前的時候還有石油。現在是什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