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味道,葉子暄說是一種香味,這種味道,與花卉市場中聞到的一樣,這不就是直指花魁嗎?
葉子暄又不傻,他肯定已明白,我與這種香味有接觸,雖然他不知道是花魁。
不過,葉子暄把話說到這裡,但沒有再深入問下去,或許他明白,如果我要說,一定會說的,如果我不想說,他再問下去,也沒什麼意思。
氣氛一時有尷尬,葉子暄笑了笑說:“不說這個了,不如我們再去醫院樓頂看看附近的風景吧。”
看似無意,不過我依然在想,他是不是又發現了什麼。
第六十五節:空忙一場
我與葉子暄一起上了樓頂。
陽光不是很曬,清風吹的正好。
從樓頂往下看,前後左右各有一條路,車來車往,人行如織。
在東北角約有兩裡之處,有一個花園,那裡是洛陽國際牡丹園,雖然現在是暮春,芳菲已盡,但還是有牡丹爭奇鬥豔,特別是紅牡丹,特別搶眼,非常壯觀。
與之相對應的西北角兩裡之處,有一個洛陽國家鬱金香園,裡面的鬱金香也開的正好,黃的紅的粉的一片片,一眼望去,心情甚佳。
“不知道當年,武則天坐朝時,她坐在哪裡?”我說:“如果現在這個地方就是她坐朝的地方,那確實賞心悅目。”
葉子暄聽後微微笑道:“那倒未必,武媚生前,最忌諱的花便是牡丹。”
我不禁問道:“此話怎講?”
葉子暄說:“不知道你是否聽過一個關於武媚與牡丹的傳說?當時她還在長安。有一次想遊覽上苑,便專門宣詔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當時正值寒冬,面對武則天甚為霸道的宣詔,“百花仙子”領命趕緊準備。
第二天,武媚遊覽花園時,看到園內眾花競開,卻獨有一片花圃中不見花開,細問後得知是牡丹違命,武媚一怒之下便命人點火焚燒花木,並將牡丹從長安貶到洛陽。誰知,這些已燒成焦木的花枝竟開出豔麗的花朵,眾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陽紅”。”
他說到這裡,指著國際牡丹園中的紅牡丹說道:“這便是當年武媚所焚牡丹。武媚有旨,誰敢違抗,但是牡丹敢,此為天意,因此被一幫人看在眼中,他們認為這時上天不滿武媚江山,所以以牡丹為預兆,預示她的江山不穩,後來這些人發動政變,果然推翻了周朝,恢復國號唐。
“你是說705年的事吧?”
“沒錯,神龍元年初,張籍、桓彥範、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公然逼宮,史稱神龍政變。所以“百花之首”便是武媚的命中劫數。不過武媚能登上帝位,其心智也非一般人相提並論,其手段也相當毒辣,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武媚為了能保住帝位,先後命人囚禁了自己的比較聰慧的兒子,接著依然怕他們繼承大統,就乾脆命人毒殺。留下了一個窩囊廢兒子李顯,她這才放心,對待自己的兒子尚如此,對待外人,更可想而知,如果她真的現世,那麼將會又是一場怎麼樣的腥風血雨?”
“既然武媚忌諱牡丹,為何死後還要葬在洛陽城?幽冥靈珠不就是從這個地方被偷走了嗎?”
葉子暄說:“此事也很蹊蹺,歷史上講武媚是葬在長安乾陵之中,但是幽冥靈珠卻在洛陽被盜,如果說這裡是她的迷陵,那也說不過去,因為幽冥靈珠只有被盜,才能釋放她出來,換句話說,她是盼望被盜的。既然這樣,她更應該埋在乾陵之中,而非這個讓她帶劫的地方。所以我也想不明白。只希望這次洛陽之行,可以揭開這個謎底,或許可以抑制武媚。”
聽他這樣說,我越發越感覺,原來這就是一個局,一個早已佈置好的局,我們似乎是在按步就班地生活著,其實早已安排好了,任何人的出現都不意外,而是早已安排好的。
想到這裡,又頗感無奈。
算了,既然看不透,走一步是一步吧。
先前王二小所說,他那個古董商同學送他一顆珠子而觸發了他的黴運,因此他再找這個同學想把這事說明時,卻知道古董商已死了一年。
死了一年的同學,在做同學時並無過節,而畢業之後,也幾無聯絡,否則王二小不會不知道他的死訊,可以說完全沒有恩怨糾葛,但這個同學為何對王二小又如此仇恨?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個王二小得罪了古董商,至於怎麼得罪的,就不清楚了。
想到這裡,我不禁說道:“這個王二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