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
這女子之間的第一次見面,無論多麼的相宜,都少不得要暗地裡先比較一番。
都說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
四宜齋門口,燈前月下,朦朦朧朧,王瓊英看到聶小倩螓首蛾眉煢煢獨立,提著一個竹籃站在那裡,不喜、不嗔、不顰、不笑,無悲,無愁,無憂,無鬱,自有一種不凡的氣度,灑灑然,令她驚歎。
“這位姐姐也是來買書的嗎?”驚歎之餘,王瓊英對聶小倩生起親近之心,嘴裡頭立即就叫起了姐姐來。
“小姐今日難得認了一位姐姐。”旁邊的抱琴一臉驚豔之色,回頭見自家小姐第一次對陌生人和顏悅色好聲好氣,未免腹議了一句。
原來王瓊英雖然是巨賈之女,卻在七歲那年,於文風獨盛的金陵勝地,拜得大明一國都赫赫有名的大名士為師,所謂七歲進學,十歲大成,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遠近聞名,是縣裡特立獨行的名媛。
由此養就一副清高自詡的性子,雖不至於目無餘子,但平日裡對一眾相交好的閨中密友,也從不姐妹相稱。
“是來賣書。”聶小倩淡淡答道。
“賣書?”王瓊英一愣,聶小倩身上散發出來的恬淡虛無,讓她以為與自己一樣是來買書的,沒成想是來賣書的。而且她一聽到是賣書,心生好奇,下意識就問道,“能給妹妹瞧瞧嗎?”
“正待方家之診鑑。”聶小倩一本正經的答道。
“讓姐姐見笑了,妹妹哪裡稱得上是什麼方家,平日裡閒了就看過那麼幾個本子。對了,還未有個介紹呢,真是失禮了,妹妹姓王,七歲那年僥倖,老師給取了兩字瓊英,未知姐姐姓名?”王瓊英問道。
“又來謙虛了,小姐這一晚說的謙詞,比往年一年都要多許多。”抱琴繼續腹議。
聶小倩嘴角噙笑,也不說破,乾脆利落說道:“原來是王家妹妹,我叫聶小倩。”
被矇在鼓裡的王瓊英見聶小倩直爽,頓時就叫了聲“小倩姐姐”,皆大歡喜。
接下來王瓊英就著丫鬟抱琴在店裡收拾了一間客間出來,煮水烹茶,擺上各色時令果子,邀了聶小倩進去。
兩人品茗座談,互訴了年齡,王瓊英小了幾天。王瓊英自覺與小倩姐姐一見如故,心甘情願坐實了妹妹的名位。
說起家中境況,她又不禁對這位來自青華縣,與家中姥姥相依為命的小倩姐姐更加欽佩了。
她當然是不知道聶小倩實際上不是與一位姥姥相依為命,而是被一個“姥姥”挾持了性命。
既然正式相互認識了,一直在等待時機的聶小倩順水推舟,將竹籃裡的文稿取了出來。
王瓊英接過好厚一疊文稿,心中頗有些迫不及待。
她本就喜愛讀書,見了新的文稿無不千方百計要拿來觀看的,此番見了聶小倩這等容貌氣度無雙的妙人兒,先入為主的就認為聶小倩文如其人,寫的必定也是奇文,期待就又增長了幾分。
“上錯花轎嫁對郎?上錯了花轎,還能嫁對了郎?”
看了那頗具後現代風格的書名,王瓊英心中存疑,不禁抬頭看了聶小倩一眼,見她微微笑著點頭,宛如得了鼓勵一般,繼續低頭看下去。
“抬頭的行文詩質樸平實,算不得好華彩。”王瓊英心想,“不過小倩姐姐能拿出來,應能平裡見奇,常裡見險,陳中見新,樸中見色。”
王瓊英能吟詩作賦,在詩詞歌賦上的見識並不比一般的讀書人短,自然是看得出來那行文詩寫得不能說是很好,與市面上的那些詞話相比並不出挑,但她不願意弱了對小倩姐姐的文的評價。
如此想著,她朝正文裡讀下去。
《上錯花轎嫁對郎》採用的是欲揚先抑的寫法,不說義士烈婦,不講孝子賢孫,無說教,無主張,只於情之一字著筆,與時下的小說相比,自出心裁,別具一格。
書裡的兩位女主角,李玉湖嬌憨率直,杜冰雁溫柔機警,讓王瓊英讀時,感覺兩位鮮活的女子形象迎面撲來,好像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一般。
然而就是這樣兩位好女子,卻都或是為權勢所逼,或是為錢銀所迫,不得已嫁給不願意嫁的人。
王瓊英感同身受,看著看著就掉坑裡去了,一時之間,看三國掉眼淚,為古人擔憂起來。
然而在字裡行間,於淡淡的憂愁之中,又隱藏著些許歡樂,並不是一味壓抑到底。
特別是裡面那些個兒唱詞,還沒唱開,讀起來就忍不住想要先笑一笑,歡樂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