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的這篇‘愛是通往幸福的唯一方式’論題很新穎。那麼今天老頭子我就讓李同學來為我們朗讀這篇論文。”周教授示意天晴上臺演講。
天晴上臺拿著她的論文,看了一眼教授,又看了一眼教室中坐著的同學。清了清嗓子念道:
“人之間的交往無處不在的矛盾,怒罵,失望,悲傷。這樣的情緒,人生來就有。當我們認識某個人時,你會不會發現,感情的流露,感情的宣洩,感情的承載,都和那個人有關。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開心,快樂,高興,幸福;而有的人,悲傷,失望,痛苦,鬱鬱寡歡?
如果你善於觀察身邊周圍發生的細小事情,你就會知道,原來,愛,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方式!
愛人之間的愛,細水長流;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無微不至;朋友之間的愛,真誠永遠;師生之間的愛,憧憬尊重。你們感受到了嗎?
當妻子因為柴米油鹽的事情與丈夫爭吵,當丈夫因為工作的事情向妻子抱怨時,彼此不但不安慰卻互相埋怨,爭吵時。這不是愛!
當子女因為自己的出身平凡,而為此責備父母時?心在滴血的是自己的父母。這不是愛!
當朋友有難,卻袖手旁觀。這不是愛!
當老師責備,學生懷恨在心時。這不是愛!
那麼愛到底是什麼呢?
別人傷心的時候,你心底由衷的產生悲憫之心,不計較得失的真心關懷。
朋友有難,第一時間到來解圍,卻在朋友犯錯第一時間怒罵糊塗。
妻子的抱怨,丈夫的安慰;丈夫的辛苦,妻子的顧家。
子女不計出身,體諒父母的艱辛,發奮圖強的勇敢。
等等。
這些都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事情,卻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我們的周圍。
但我們關注的確不是這些,我們關注時尚,關注影視,關注小說,關注陌生人。卻獨獨不關注自己以及自己周圍的人。
。。。。。。”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啪啪啪啪。。。。。。”同學一片掌聲響起。唯獨有一個沒有鼓掌!
“老師,我想問李同學一個問題,只要她能夠回答,那麼我才會鼓掌。”心怡突然站起身。
同學們齊刷刷一同望向她。
難道她質疑天才的論述?
“你問吧!”天晴回答。
“在你的這篇論文裡面,涉及到很多種的愛,但你少了一種愛。”
“嗯?少了哪種?”
“同性之間的愛!”
此話一出,同學紛紛議論。
天晴沉默。
“你不能回答嘛?”
天晴看著心怡,說:“不,我能回答。”
“關於這種愛,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德國用來教育孩子關於同性之間的愛。”
突然,臺下又開始沉默,認真的聽著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在德國的教育課本上,而內容是這樣的:去年的這個時候,父母離了婚。於是,爸爸和爸爸的朋友住在了一起,爸爸的朋友叫法蘭克。他們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睡覺,連鬍子都是在一起颳得。有時候他們會吵架。但是最後他們還是會和好如初。法蘭克很喜歡自己。他會像爸爸一樣講故事給自己聽,他會為了幫我完成生物作業而去抓蟲子,為了逗我笑也會幫我講笑話,還會給我做三明治,要是我做噩夢了一定會來哄我。每逢假日,我們會一起做各種有趣的事情。比如,去看球賽,去動物園,去海邊,去農莊勞作,然後晚上還一起唱歌。然後,媽媽告訴我,爸爸和法蘭克是同性戀。起初,我並不明白什麼意思,後來媽媽解釋給我聽。同性戀是另一種愛。但,愛是通往幸福唯一的道路。爸爸和法蘭克在一起很幸福。所以我也很幸福。這就是我要講述的全部故事。”
“那麼,你的回答是?”
“是,我的回答是:同性之間的愛只是另一種愛,而愛是幸福的唯一。所以”
“那麼,你會接受這種愛嘛?”
“如果我愛上另一個人,而他恰好和我是同性。那麼,我依然會愛!原本愛是根本沒有任何性質區分的,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愛,都是先有愛,才有愛的定義。各位,不是嗎?”
心怡與天晴對望了許久。
“啪啪啪啪啪。。。。。。”又是一陣掌聲響起。
掌聲的震動感,震到了兩人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