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造化(1 / 2)

小說:沐蘭辭 作者:亦函

這一向,聖上只要到後頭來便會宿在坤寧宮,之前猜測議論“皇后娘娘失寵”的聲音全都啞了,那些個慣會見風使舵的重新巴結上來,這叫裴皇后頗有揚眉吐氣之感。連著裴家人在宮外行走,腰桿都比先前直了幾分。

聖上有意磨練一下裴皇后,將選秀的事情全部交給她來籌備。裴皇后也想好生表現一回,便對此事格外用心。只她從來沒有操持過這樣大的事情,又不願放下身段去求教旁人,只能靠一個王葵幫著出謀劃策。

王葵本就別有用心,怎能不借便弄鬼?

聖上那頭他插不進手去,便花言巧語說動裴皇后,賜冰國公府,又取個巧,混在禮部派發的公例中一併送出去。如此一來,安老太君收到賞賜,只當是聖上的格外恩典。

在他看來,像解家這樣已經站在沒落崖岸上的勳貴,能用唯一的女兒攀上皇室,換取更長遠的富貴榮華,乃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等選秀的訊息一出,安老太君將賜冰和選秀的事情聯絡起來想一想,揣摩出聖上中意解家姑娘的意思,怎能不動心?

只要她這頭稍微透出些許意思來,聖上便是沒有意思,本著照拂恩師遺屬的心態,也會生出意思來。

這是一箭雙鵰之中的第一個雕,第二雕便是裴皇后。

安老太君入宮為解家姑娘請旨認祖歸宗時,裴皇后頭一回遭到聖上疏遠。自那之後就磕磕絆絆,沒個順當的時候。她不往自家身上找原因,卻將安老太君當成了她不如意的罪魁禍首。

苦熬了這些時日,聖上待她的態度終於有所迴轉,他拿了“賢德”、“大度”勸她施恩國公府,為討聖上歡心以固寵,她自是沒有不肯的。然她終非度量寬宏之人,安老太君收了她的額外賞賜,卻沒有謝恩的表示,這新賬舊賬加起來,只會讓她更加懷恨。

等沐蘭入宮了,他再從旁挑唆幾句,裴皇后定要設法針對解家姑娘。男人都有個憐弱惜貧的毛病,更何況裴皇后欺負還是解家唯一的血脈,聖上定要回護。

聖上越是護著,裴皇后就越嫉恨,就越要針對解家姑娘,聖上就越要護著……

英雄愛美女,美女惜英雄,這一來二去的,何愁聖上同解家姑娘之間擦不出火花?

他自覺算無遺策,偏偏低估了一介婦人的骨氣和志氣。

安老太君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放出招贅的訊息,定是聽到什麼風聲了。他暗恨安老太君礙事,便在裴皇后面前不深不淺地進了幾句讒言。

女兒家襲不得爵,原本等解家姑娘出嫁,安老太君過世,聖上對解家的供養也就到頭了。一旦解家姑娘招了贅婿,生下的兒子便是解家男丁,到時候安老太君抱著孩子入宮請封,聖上如何能夠不應?

解家滿門是為聖上而死不假,可臣為君死天經地義,聖上能夠迎回安老太君,又封了解家姑娘為郡主,對解家已是仁至義盡。安老太君此舉未免有些挾恩自重,得寸進尺了。

裴皇后原就對安老太君不滿,聽了這話果然動怒,大罵安老太君奸險小婦。

王葵趁熱打鐵,鼓動裴皇后將解家姑娘放在參選的名單上,到時隨便指給哪位皇子做個正妃或者側妃。日後解家姑娘生了兒子,安老太君也沒那個膽子提出將皇家血脈過繼到國公府去承祧。既碾滅了安老太君的野心,也為聖上解除了後顧之憂。

便是天子量寬,整日叫人追著討那恩情債,心裡也不舒坦不是?

裴皇后深覺有理,等到夜裡同薛遼顛鸞倒鳳一番,趁著衾香帳暖,便將王葵對她說的化作枕邊風,一股腦吹進薛遼的耳朵裡。

王葵能想到的,薛遼如何想不到?只他並不認為安老太君挾恩自重,若安老太君能夠秉承解家遺志,培養出一兩個領兵之將,只要於他於國有益,莫說供養一個爵位,供養十個又當如何?

聽裴皇后惡意中傷安老太君,登時大怒,疾言厲色地告誡她不準打解家姑娘的主意,而後掀了被子拂袖而去。

裴皇后一記馬屁拍到馬腿上,又急又氣,將這筆賬悉數算在了王葵的頭上。不由分說,叫拖出去賞了三十棍,打個半死。次日一早,又親手熬了粥湯,趕在上朝之前面君認錯。

薛遼雖惱了裴皇后,到底還是給她留了臉面,依舊叫她籌備選秀的事情,卻命朱貴嬪同她一道主持,免得她再自以為是,惹出不該惹的亂子來。

宮裡這番官司安老太君毫不知情,還為賜冰一事寫了謝恩的摺子送到宮裡頭去。裴皇后收到摺子看都沒看一眼便撕個粉碎,算是將安老太君徹底恨上了。

因安老太君這陣子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