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安老太君的打算(1 / 2)

小說:沐蘭辭 作者:亦函

沐蘭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終身問題,對她來說,成親是一件很遙遠很縹緲的事情。

便是在漁村的時候,秀姑動了將她許配給山子的念頭,她也沒放在心上,當成一場鬧劇看過就罷了。這會兒聽常夫人問起,才猛然意識到,她如今已經不是一個來去自由、什麼事都能自個兒說了算的人了。

這年頭婚姻大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雖無父母,卻有一位身份特殊的祖母,祖母之命同樣不可違啊。

想著心頭一緊,忙看向安老太君。

安老太君心知常夫人說這話必有下文,只裝作沒聽懂,微笑地道:“她已年滿十二歲,按理來說是該開始留意了。

不過我們祖孫二人才剛團聚,我還想留她在我身邊多待幾年。親事嘛,先不忙,等她年長兩歲再張羅也不遲。”

沐蘭聞言暗自鬆了口氣,如果安老太君要立時給她說親,她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不反抗她就會成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反抗吧,再把安老太君氣出個好歹來,那位皇帝饒不饒得了她且不說,她自個兒良心上就過不去。

雖說憂患仍在,可至少未來兩年內她是安全的。

“我能理解太君的心情,你們祖孫隔得十年才得以重逢,沐蘭又這樣乖巧懂事,討人喜歡,換成是我,我也捨不得將她早早地許了人家。”常夫人不動聲色地附和著安老太君,心下卻不免失望。

她體質偏寒,同常懷遠成親好幾年都沒有懷上身孕,直到二十歲上才得了一個女兒,隔得一年又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又是好幾年沒有動靜,眼見快三十歲了,才又生下了第二個兒子。

生老二的時候虧了身子,原當這輩子再不會有旁的孩子了。哪知道年過三十五歲,竟又得了一子。因是意外之喜,夫妻兩個對這個小兒子便十分寵愛。

常懷遠獲罪入獄的時候,小兒子才六歲。眼瞧著御林軍凶神惡煞地衝進門來抓人,原本活潑的孩子受了驚嚇,自那之後就左了性子。

在天牢之中,大人孩子又是分開關押的。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引導,那孩子變得愈發沉悶寡言。如今已年過十七,正是大好的年華,同齡人或讀書上進,或騎馬狩獵,縱情遊玩,他卻整日呆呆地坐在房中,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她和常懷遠不是沒有勸解開導過他,可惜收效不大。原想著給他說一門親事,等成了婚,有個貼心貼意的媳婦兒陪伴左右,興許他能好起來。偏常懷遠顧忌朝中局勢,唯恐再有變故,不肯輕易同人結親。

方才見到沐蘭,瞧這小姑娘模樣生得周正,又大方又乖巧,便動了心思。

國公府沒有男丁,同朝廷局勢牽扯不到一塊去,兩家結親便能免去常懷遠的顧慮。

若論門當戶對,國公府確實差了一些。眼下看著是有爵有祿的,沒有男丁來承襲不就是一時榮光嗎?說白了,國公府是金玉其外,內裡空空。與解家姑娘結親,對前途家業沒有任何幫助。

可老三如今這副模樣,哪兒還有挑揀的餘地?雖然她這當孃的不想貶低自家兒子,可他若一直這樣呆呆地不思作為,日後恐怕也很難有什麼大出息了,尋個權勢滔天的岳家又能如何?

話說回來,有常懷遠,還有前頭兩個勤奮上進的兒子,也不需要他來頂立門戶,光宗耀祖。單憑父兄的廕庇,他這一輩子便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

只要給他娶一房好媳婦,再生幾個有出息的兒子,不愁他這一脈後繼無人。

依著她的想法,安老太君應當也是樂得跟常家結親的。國公府沒有男丁,她們祖孫兩個想撐起偌大一份家業談何容易?有常家幫扶便不一樣。

常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欺負常家的姻親,哪個不得先掂一掂自個兒的分量?

這門親事可謂是十全九美,唯一不美的地方,就是沐蘭年紀太小,不能立時跟老三成親。可好親不怕晚,等上三兩年也沒什麼。親事一定,老三知道自個兒即將有媳婦兒有家室,說不準就能勾起男人的責任心來呢?

盤算得好好的,再沒想到竟在安老太君這裡碰了一個軟釘子。

她得承認,她這釘子碰得活該。解家姑娘才回府,還沒正式認祖歸宗呢,她頭回跟人家見面就提起親事來,實在太著急了些。

沒法子,誰叫她愛子心切,又著實喜歡沐蘭呢?唯恐下手晚了,這十全九美的好姑娘就叫旁人搶了去。

失望歸失望,到底是有教養的人,做不出那死纏爛打的事情。便權當沒動過念頭,將這一茬輕輕地帶了過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