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相見(1 / 2)

小說:沐蘭辭 作者:亦函

大晉開國之前,佛道一度興盛之極。開國皇帝薛兆下旨勒令修建貞女廟,京城和各大州縣官員為能及時交差,強行驅散僧道,將寺廟道觀改建成貞女廟,使得佛道迅速凋零。

時至今日,佛教兩道的地位雖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可距離開國之前的盛景仍舊有著一段不可企及的距離。其中受衝擊最大的,莫過於接納女性出家人的庵堂。

安老太君棲身過的慈航庵是京城唯一一座倖存的庵堂,解國公府出事之後,官兵為緝拿安老太君將慈航庵翻了個底兒朝天,庵中的女僧也遭到嚴刑拷打,死的死,逃的逃,偌大一座庵堂幾乎一夜之間落敗。

先帝嗜好小手,所寵妃嬪無不手足玲瓏,其中最為得寵的是一位羅姓妃嬪,據說擁有一雙嬰兒般細嫩小巧的玉手。羅氏得寵時間長達十餘年,卻不知為何,始終無法懷上龍種。

美人怕白頭,更何況後宮之中從來不缺年輕貌美的女子。隨著年齡漸長,羅氏也日益惶恐難安,生怕不能誕下一兒半女作為日後的依仗,跟那些失寵的嬪妃一樣,落得個悽慘的下場。

羅氏求子心切,****燒香拜佛,更數次出宮前往寺院上香許願。其他嬪妃嫉妒她獨佔先帝恩寵,便向先帝進讒造謠,說羅貴妃恐與寺中和尚有染。

先帝雖未聽信,可也因此生出了防患未然之心。遂下令重新慈航庵,從各大州縣調集女尼入住其中,以便羅氏拜佛上香。

慈航庵因一寵妃得以起復,解國公冤情得雪之後,新帝再度下令重修,先前逃走的女僧人也陸陸續續地回到庵中,其中便有同安老太君雲遊的慧靜師太。

靜慧師太現今已不再擔任住持,在庵堂後山的草廬之中潛心靜修。安老太君來到庵中,便撇開隨行的下人住進草廬,與靜慧師太為伴。

這日兩人正在草廬之中烹茶談經,便有一個小尼姑前來稟報,說一位名叫紅玉的施主求見安老太君。

安老太君同靜慧師太素來無話不談,也不曾隱瞞此次前來上香的真實目的。靜慧師太聽到紅玉的名字,知她這是尋人回來了,便尋個由頭避了出去。

安老太君獨坐喝茶,等了約莫兩刻鐘的工夫,才聽見門外有了動靜。

不一時門簾挑開,紅玉露出臉兒來,興沖沖地道:“夫人,您瞧誰來了?”

安老太君瞧她神色聽她語氣,便知尋著了人。往她身後望一望,瞧見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兒走了進來,先是一愣。待看清了模樣兒,心頭大驚,手一抖,握著的茶盞滑落在地,“啪”地一聲摔碎了。

紅玉忙搶上來檢視,“夫人,您沒事兒吧?燙著哪裡不曾?”

安老太君顧不上答話,兩眼發直地盯著靜靜立在那裡的沐蘭,嘴裡喃喃自語,“廣有……”

所幸天冷,衣裳穿得厚,茶盞裡剩的茶水也不太多,只鞋子和裙襬濺溼了少許,並未傷到皮肉。

紅玉這才放下心來,替安老太君拭去水漬,將茶盞碎片收拾了,又忍不住自責起來,“我只想著給夫人一個驚喜,倒險些傷了夫人,真是該死!”

她初見沐蘭,就因沐蘭的容貌氣韻同解國公年輕之時極為神似又驚又喜。為了讓安老太君能夠親眼得見親身體會,她事先並未送信回來。到慈航庵外,還特地讓沐蘭換回男裝。

因為男裝打扮的沐蘭,跟解國公更相像一些。

安老太君果如她所料驚到了,甚至失態地喊出了“廣有”的名字。解國公名寬,字廣有,安老太君入庵堂清修之前,私下裡一直用他的表字來稱呼他。

入庵堂之後便不再稱呼廣有,人前人呼都稱呼國公爺。連得知解國公死訊的時候,也不曾將這兩個字宣之於口。至少紅玉沒有聽見過,一次都沒有。

能讓安老太君喊出那個埋藏心底多年的名字,可見沐蘭與解國公的神貌有多麼相似了。

因那張相似的臉孔,年輕時的回憶漲潮一般湧上心頭。安老太君沉浸其中,許久才回過神來,從沐蘭臉上收回目光,看向紅玉,“這就是那個孩子?”

“是,夫人。”因為方才的事故,紅玉滿腔的興頭不免打了些折扣,神情語氣便不似平日裡那般隨意,處處透著恭敬,“奴婢已經仔細查證過了,確是咱們國公府的血脈。”

說罷這話便招呼沐蘭,“姑娘,快來拜見老太君。”

來的路上,紅玉已經仔細教導過規矩禮儀了。沐蘭知道頭回見面要大禮叩拜的,雖不習慣給人下跪磕頭,可也不願在一個年長者的面前糾結這樣的事情。

於是邁步上前,屈膝跪下,鄭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