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不敢開罪於人。就使有時候吃些小虧,亦只好忍耐,不敢計較。所以四鄰對於小國,亦均以善意相待,絕無侵暴行為,有時還得到他們一點助力。
在小國東面是長臂國,他們手長一丈八尺,專在海中捕魚。小國有機器,所以與小人最要好。西面是三首國。他們一身三首,形狀奇怪,但是性情好靜,與小國甚少往來,所以亦不為患。
”
帝堯道:“貴國人民既然擅長機巧之事,那麼儘可以營造房屋,何以還要|穴居呢?”焦僥王道:“小國之地山林不多,缺少大樹,但有小木,造成房屋,不甚堅固,禁不起暴風狂雨、猛獸鷙鳥之蹂躪,所以還不如|穴居之妥善。還有一層,小國土地不廣,沙磧之外,所有的肥沃之地均須栽種五穀,如建房屋,那田畝就要減少了。所以論起事勢來,亦不宜建造房屋。不過富有之家,到得十二月正月間,天氣大熱,在土|穴內受不過蒸悶之氣,亦有在地面上搭蓋小屋以呼吸空氣的。可是一過熱天,就拆去了,因此總是|穴居時多。”
帝堯聽了不解,忙問道:“十二月、正月,正是寒冬,敝國有幾處地方,正要住到土|穴裡去,以避寒氣。何以貴國反要出來避熱呢?莫非貴國氣候與此地不同嗎?”焦僥王道:“的確不同。小臣這次動身前來,正在去年十月間,那時天已漸熱了,走到半途,炎熱異常。後來到了五六月間,是小國那邊的冬天,以為天必漸冷了,哪知炎勢如故。到了八九月間,反漸冷起來,草木亦漸凋謝,與小國那邊二三月的天氣無異,所以小臣說兩地氣候的確不同。”帝堯道:“貴國那邊草木二三月凋謝,何時才生長呢?”焦僥王道:“總在八九月間。”這時在座之人聽了這話,無不訝然,暗想:“竟是天外別有一天了,何以寒暑如此相反呢!”帝堯道:“那麼貴國以熱天為冬,以寒天為夏了。”焦僥王道:“那也不然。小國人仍是以熱天為夏,以寒天為冬。不過奉了上國的正朔,七月間變了冬天,正月間反成夏天,像個以寒為夏以熱為冬了。”帝堯等聽了,方始恍然。後來又談了些別種話,席散之後,送歸客館。
次日又來道謝,帝堯命羲叔等陪伴他君臣遊歷各處風景。
過了一月,方才告辭。帝堯又優加賞賜,那焦僥王君臣無不歡欣鼓舞,乘著沒羽歸去。
前 頁封 面後 頁
第五十八回 讓天下於巢 父任許由州長
第五十九回 海人獻冰蠶繭 堯教子朱圍棋
一日,帝堯正在視朝,忽然從外面走進一個老百姓來,頭戴箬帽,身穿蓑衣,腳著草履,肩上挑著一個大擔,擔中盛著不知什麼東西。原來那時君主和百姓,名分雖殊,而情誼不甚隔別,彷彿和家人父子一般。雖則朝堂之上,可以隨便進出,不比後世,堂陛森嚴,九重遠隔,不要說是個尋常百姓,就使是個大官顯爵,亦非得特旨允許不得進見。若說是來獻物件的,那更加不得了,那些守門小臣,非大索賄賂不可,起碼總要比貢獻物品加一點,才可以給你遞進去。上下之間,隔絕到如此,所以民隱不能上達,而君臣間的隔膜亦日甚,務為雍蔽欺罔,以致賄賂公行,而政治日以敗壞,無怪乎君主制度,有廢除的必要了。閒話不提。
且說那老百姓走到堂下,將擔放下,就向帝堯再拜稽首。
那帝堯視朝本來是立著的,也就立刻答揖,叫他起來,問他有什麼事情。那老百姓道:“小人剛從海外歸來,得到一種寶物,特來敬獻聖天子,以表小人區區之心。”說著,就轉身將擔蓋揭開,只見裡面滿滿盛著五彩斑斕的東西,不知什麼。那老百姓隨手拿了兩個,雙手獻與帝堯,說道:“這個是冰蠶的繭繅成了絲,可以做衣服,請帝賞收吧。”帝堯細看那蠶繭,足足有一尺長,五彩悉備,果然是個異寶,便說道:“朕很感謝你的美意,不過朕向來不寶異物,對於衣服,尤不喜華麗。這個蠶繭太美麗了,朕無所用之,請你仍舊拿回去吧。”那老百姓道:“聖天子的儉樸,小人向來知道的。”說時,用手指指帝堯身上道:“這樣大寒天氣,帝連狐皮貉皮的裘都不肯穿一件,還只穿一件鹿裘,這個冰蠶寶物自然更不肯穿了。但是聖天子為天下之主,所謂富有四海鵠,尚且不肯穿這種寶物,那麼小人一介窮民,拿回去有什麼用處?難道織起衣服來穿嗎?真正萬無此理。假使說拿來賣,賣與何人?聖天子所不敢穿的東西,哪個還敢穿呢?如若將它藏起來,萬一壞了,這種寶物是世間所稀有的,豈不是可惜!所以小人想來想去,還是請帝賞收吧,橫豎總有用處的。”
帝堯聽他的話頗有情理,正要開言,只見大司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