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3 / 4)

小說:上古秘史 作者:隨便看看

過了好一會,方才喘定,又續說道:“你父親這次去治水,能不能成功,是一個問題。如能成功,最好,否則你父親是個極負責任的人,到那時恐怕。。”說到這裡,聲音漸漸岔了,淚珠也簌簌的下來了,一手拭淚,一面又續說道:“恐怕不得其死。你父親一生剛直,所欠缺的就是一個‘愎’字。你務必盡心竭力,將這個水患治平,替父親爭一口氣,你知道嗎?”

文命聽到這裡,傷心之至,要哭出來,又不敢哭出來,忙止住女嬉道:“母親,不要過慮了,父親於治水之道研究有素,一定會成功的。”女嬉道:“那麼甚好了。”過了一會,又說道:“我身後之事,已託鄰家幾位長者幫忙費心。但是,我死之後,你一個小孩子在此,不成家室,雖有鄰人照顧,總難以過活,趕快替我葬了,你不必拘定守制居喪之禮,等父親處有人來時,和他同去,在父親身邊閱歷閱歷,可以幫助的地方,幫助幫助,亦是好的,你知道嗎?”文命含淚答應,又勸阻道:“母親太勞神,歇歇吧,不要說了。”女德說完,亦覺得虛火上升,兩顴火熱,咳嗽不止,自己知道不妙,也就不說了。過了兩日,女嬉奄然而逝,文命哀毀盡禮,自不必說。遵女嬉遺命,七日之後,就出殯安葬,一切都是鄰人幫助。

自此之後,文命只剩獨自一人,伶仃孤苦,家中實在站不住,盼望帝都來人,兩眼欲穿,竟沒得人來。既而一想,決計道:“我自己尋去吧,道路雖遠,總是人走的,怕什麼?”於是將所有家計什物並父親的書籍等,細細開了一篇清帳,拜託鄰人代為照管。鄰人都答應了,但慮他年幼,孤身遠行,恐有危險,不免竭力勸阻。文命正要伸說,忽見兩條大漢沿門問道:“崇伯家是這裡嗎?”文命忙問他:“是何處來的?”那大漢道:“真行子先生叫我們來的,有書信在此。”文命詫異道:“某素不認識真行子,不要是誤投嗎?”那大漢道:“足下且看了信再說。”說著,將信遞與文命。文命接來一看,是鬱老師的親筆書,不覺大喜,原來信上說:“知道足下丁內艱,即欲往帝都省親,路遠無伴、特遣真窺、橫革二人,前來聽指令。

此二人忠實勇敢,途中有此,可以無慮。將來足下得意時,此二人亦可效微勞,千秋萬祀,附足下而不朽矣。”

未了又有數行,說:“足下過雍州時,可迂道華山,彼處有西王國先生者,其學詣道行,不在老夫之下,足下可師事之。

又有大成摯者,如將來遇到時,亦可以執贄受業。此二人皆帝者之師,不世出之奇才也。”文命看畢,非常感激老師的厚意。

既而一想:“老師有真行子的別號,我卻沒有知道,但是我丁憂至今,不到一月,老師在遠方何以知之,不要就隱居在近地嗎?”再看信後所注的日子,正是母親去世的那一天,心中尤為奇怪,不禁問那兩大漢道:“汝等哪個叫真窺,哪個叫橫革?

”一個較矮的道:“小人叫橫革。”又指較長的道:“他叫真窺。”文命道:“都是真行先生遣來扶助某的嗎?”二人齊應道:“是。”文命道:“真行先生此刻在何處?”真窺道:“真行先生遣某等來的時候,在荊州。但他是遊行無定的人,此刻卻不知到何處去了。”文命聽了,真是疑惑不解,暗想:“老師不要是仙人嗎?不然,路遠千里,何以如同目見一般呢?

不言文命懷疑,且說鄰舍之人見文命有老師遣人來扶助護送,也就不阻止他遠行了,各自散去。這裡文命就指揮真窺、橫革二人收拾行李。晚間互相閒談,談起鬱華,二人都說他是仙人,未卜先知,靈驗如響,所以二人是傾心信仰的。但只知道他叫真行子,不知道他叫鬱華,卻又奇怪了。

次日,文命拜別了女嬉之墓,又辭別鄰人,與真窺、橫革起身上道,向東北而行。文命是從未出過門的人,這次路上,全虧真窺、橫革二人照料。但是,沿路都是災象,低窪之地盡成澤國,只有高處可行,而無情的鷙鳥、猛獸,亦受了洪水的襲擊,平原不能存身,都逃到高原地方來,與人爭奪住處。可憐那時的百姓避了水災,又逢到禽獸之害,真是不幸呢。文命一路留心,但見有幾處懸著文告,大略謂“民以食為天,爾等平日積聚的米粟,務須注意收藏,不可輕易委棄,尤不可使之受潮黴爛。須知三年耕,必有一年之積;九年耕,必有三年之積。國家教導稼穡,於今六十餘年。汝等百姓如能注意收藏,那麼二十餘年之糧食,足可支援。洪水之害雖烈,不足懼,全在民眾自己之努力覺悟。除飭各諸侯有司隨時隨地協助外,合行令知。”等語,這是大司農的通飭命令。

又有幾處懸掛文告,大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