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問,只聽見前面有人問道:“來了嗎?”後面六人齊答應道:“來了。”文命抬頭一看,只見一個石洞,洞口又站著一男一女,年紀約有八九十歲。看見文命便拱手道:“久候了,久候了。請裡面坐,請裡面坐!
”文命問他姓名,那老翁道:“賤姓威,名仲尼,號伏羲。”
那老媼道:“賤姓亦是威,名楊翟王,號叫女媧。”文命聽了“伏羲”、“女媧”四字,慌忙俯伏稽首道:“原來就是羲皇、媧皇,承蒙見召,榮幸之至!文命謹敬拜見。”那老翁、老媼慌忙還禮,口中說道:“不是,不是,羲皇媧皇姓風,是某等的主人,某等姓威,愛敬主人的功德,所以拿他們的徽號來作為號,並非真是羲皇、媧皇呀。現在我主人蒙皇,在內相待,請進去吧!不過我主人吩咐,只見祟伯一個,其餘兩員地將請在此暫待。”文命聽了,只得叫鴻濛、烏塗二氏站在此地,自己跟隨八人,進了石洞,曲曲彎彎前行。
細看那八人,甚是奇怪,忽然醒悟道:“這就是八卦之神呀!從前在雲華夫人處,有八卦之神侍輦隨行,名叫八威。這八個人都姓威,而伏羲氏又是手畫八卦之人,一定是了,所以有陰陽奇偶之說。但是雲華夫人車旁的八威,是否就是這八個人呢?”正在揣度,忽見石洞豁然開朗,乃是一座大石室。石室中央,盤著一條極大的大蛇,足有一丈高,上面卻生著一個莊嚴奇古的人面。蛇身之前,橫著一塊金板,金板之上,列著一個八卦之圖。那時八個姓威的男女已按照方位,四面環繞,站在蛇的前後左右。
文命幼讀史書,知道伏羲氏的形狀是蛇身人面的。看見了這個模樣,知道一定是了,不會再錯了,便倒身下拜,行禮謁見。只聽得伏羲氏開口問道:“汝來此地,知道我是什麼人,什麼出身?”文命一想,不好直呼他的大號,只得說道:“某聞古時有帝女華胥氏,受著大星如虹下流華渚之祥,就生了一位聖子,是否即是尊神?”
那羲皇點點頭道:“我母華胥,乃九河神女,是生我的。
你既然知道我的出身,你可知道我此刻叫你來的意思嗎?”
文命道:“某不知道!”
羲皇道:“你此刻治水已到孟門。孟門地勢,離下流有多少高?離海面又有多少高?你可知道詳細嗎?”文命道:“某據部下昭明的測算,但知大略,不能精細。”羲皇道:“那麼還不對。治水之法必須將地勢測量精密,方可動工。要將地勢測量精密,必先要器具精善,現在我送給你一項器具。”說著,就叫照光玉走過來,照光玉走到面前,伏蒙氏將口一張,吐出一件東西,照光玉接了過來,遞與文命。文命再拜稽首,接來一看,原來是一根玉簡,上面都有度數刻著。羲皇道:“這簡長一尺二寸,數用起來時,要它長就長,要它短就短,上而天文下而地理,無不可以量度,你拿去吧!你到此地,時候已過久。外邊此刻都驚得不了,你再不歸去,他們要驚動天神了,何苦呢?”說罷,便叫照光玉:“汝送崇伯歸去。”文命稽首,辭謝羲皇,懷了玉簡,跟著照光玉出得洞來,會合了鴻濛、烏塗二氏,一同前行。
但覺歸時之路,與來時之路大不相同,頗為奇異,但亦不問。一路走一路與照光玉閒談。忽然想起一事,便問道:“剛才某來時是足下最先來迎接,後來授玉簡,又是足下,這次又派足下相送,這中間有原故嗎?”照光玉道:“某等八人,合成八卦,陰陽奇偶相生。照理說起來,自應以乾坤二卦為首,乾為天,為父;坤為地,為母是也。但是敝主人所定的次序,叫做連山,叫某當先,所以一切事情都叫某做。大約取某是個少陽有朝氣的意思。”文命聽了,頗以為然。後來文命做了天子,所用的卦,就是連山,以艮為首,想來因此之故。閒話不提。且說文命與照光玉且走且談。忽見前面石崖壁立無路可通,不禁四面瞻望,陡聞照光玉大喝一聲,石崖驟然開裂,中間現出一扇門來。照光玉向文命拱手道:“請從此出去,某不能奉陪了,再見再見!”文命及鴻濛、烏塗二氏出得石門,剛要回身,向照光玉致謝,哪知石門已砰然而合,連門縫都沒有。但見岩石嵯峨,摩雲插天。自顧此身,已在危崖之下。耳中但聽斤斧之聲與人語嘈雜之聲囂擾不絕,仔細一看,原來已在孟門山上了。
正要想覓路下山,那邊崖上,早有人看見,鬨然的齊聲大叫道:“崇伯在此了。”七員天將凌空而起,早到面前,攙扶了文命慢慢下山;其餘的人亦蜂擁而至,前呼後擁,欣喜萬狀,恍如得到了至寶一般,直擁到帳中,方才休息。大家前來問別後的情形,文命便將經過一切大略說了。便問眾人:“何以著急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