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掉轉身軀,向南方而去。文命看得古怪,忙再呼喚,應龍置之不理,從此以後,竟不復來了。
它後來在南方專為人民行雨,人民非常敬重它。天旱時,只要將它的形狀寫了一掛,早就下雨,非常靈驗。不過東海神禺虢因為它任性倔強,所以亦不來助它昇天,它就永遠住在南方了,閒話不提。
且說文命見走了應龍,念它平日屢立大功,非常忠勇,心中時常戀戀不捨,然而亦無可如何了。一日,行到儋耳國,仔細查考他們人民的身體,亦未必個個都能強健,獨有那兩耳都非常之大,直垂到兩肩之上,彷彿如挑擔一般,所以有儋耳國之名。
過了儋耳國,忽遇到大海,一望茫茫,極目千里。但見無數大鳥或飛或集,都在海灘之邊,陡然見文命等兩條大龍翱翔而來,把它們驚得一齊飛起,真是盈千累萬,蔽滿了天空。因為慌忙,沒命亂逃的原故,那卸下的羽翰片片都落下海去。
文命在龍背上和伯益說道:“此地想來就是夸父之所謂大澤了,好大呀!”庚辰在旁說道:“已經小了三分之二了。從前某隨侍夫人初次走過的時候,著實要大呢。”文命道:那麼是地體變動升高之故。”橫革道:“或許是女魃致旱的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