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害死我們啊!”他張牙舞爪,撲向夏原吉,就要掐死這傢伙!
夏原吉哼道:“我不這麼幹,那麼多藩王的俸祿,還有你們的津貼,都從哪裡來?我也不瞞著了,從年後開始,我就在用新的寶鈔,悄悄回收舊鈔。但是要不了多久,現在的新鈔依舊會變成舊鈔,而且發行數量越來越多,老百姓遲早會察覺的。”
鄭賜聽到這裡,一聲慘叫,直接要昏過去了。
朱高煦幹了放貸的生意,也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大明寶鈔,從一開始,就有超發的問題,等到建文年間,一貫票面一千文的寶鈔,只能換一百五十文銅錢,這還是官價,到了市面上,那就更慘了。
等到朱棣登基,寶鈔進一步貶值,一貫寶鈔也就換五六十文,而且由於折舊的問題,貶值更快,舊的寶鈔,可能只有一二十文。
朱高煦的賺錢小技巧就在於他能從戶部兌換出來最新的寶鈔,放貸之時,只要新舊寶鈔搭配一下,就有暴利。
至於夏原吉,他也是發覺市面上的寶鈔太多,大有崩盤的危險,不得不用少量新鈔,收回舊鈔。
可問題是這個戲法玩不了多久,也會有崩潰的風險,到了那時候,財稅體系必定遭受重創,後果是什麼,夏原吉還不好說。
但是大元朝就因為變鈔開河亡國的。
夏原吉不知道大明朝會怎麼樣,但他的生命估計是到頭了。
四個人湊在一起,彼此溝通之後,鄭賜直接撂挑子了,“我現在請求陛下千刀萬剮,還能保住九族不?”
朱高煦幽幽看了眼徐景昌,苦笑道:“表弟啊,你到底還是幫了老大啊!”
徐景昌哼了一聲,“你要是不想玉石俱焚,一起完蛋,就給我老實點。”
朱高煦翻了翻眼皮,一肚子不滿,到底還是壓了下去,乖乖閉嘴。
鄭賜卻道:“徐通政,事到如今了,你趕快說,要怎麼辦,如果沒有妥當辦法,不光是天下士人,就算老百姓也不會感激咱們的。”
徐景昌深吸口氣,“到了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戶部必須承認寶鈔的價值,當然了,我們通政司徵收商稅的時候,也不能拒收寶鈔,我們要讓寶鈔流轉起來,而且是以穩定的幣值流轉。”
夏原吉哼道:“你當我沒想過?朝廷開支那麼大,陛下又逼迫太緊,寶鈔多發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到時候收上來一堆廢紙,你讓我怎麼辦?”
“所以才要漢王幫忙!”徐景昌突然厲聲道:“我們現在藉助漢王的名氣,把寶鈔貸給鄉下的百姓……過去這部分人,用糧食繳納稅賦,用錢就向士紳大戶借,有好些地方不承認寶鈔,依舊用金銀銅錢,甚至是糧食,朝廷鞭長莫及,根本管不了。如果我們能把農村搶到手裡,有了佔全部人口九成的農民支援,以農村為蓄水池,就會吸收數倍寶鈔。到時候城鄉之間的交易,也可以使用寶鈔,又是十倍不止的寶鈔數量。夏尚書,到時候你還怕寶鈔變成廢紙嗎?”
夏原吉怔住,他一個理財高手,哪裡能不明白這些,只是想把朝廷的手伸到農村,實在是太困難了。
“徐通政,你有足夠把握?”
“不超過三成。”徐景昌老實道:“我打算先在應天試行,然後向蘇松常鎮推行,哪怕只是江南之地能接受寶鈔,就算我們贏了。這事情光靠著朝廷的政令肯定不行,必須以漢王為先鋒,戶部為後盾,刑部保駕護航,這樣才能一往無前。”
夏原吉下意識點頭,可很快又追問道:“我們都是有事,你幹什麼?你不會想抽身吧?”
徐景昌氣哼哼道:“我想抽身,我能去哪?你們各自忙活,不需要居中協調?邸報那邊不搖旗吶喊能行嗎?放心吧,咱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跑不了的。”
四個人終於商議妥當,大傢伙也都知道情況緊急,不敢怠慢……首先就是漢王這邊,重新發出訊息,借貸依舊,利錢不變,還是一成五!
聽到訊息的人們,無不感嘆:漢王仁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