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皇宮……
這算什麼呢?
天上的凌霄寶殿吧!
能有幸進入宮中,就算是修道有成,登堂入室了唄?
只是天宮再好,能比上人間嗎?
還真不好說,畢竟到了天上,就能長生不老,無病無災。
這座紫禁城卻是不行。
但是就算進了天宮,又能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縱論天條嗎?
顯然不可能呢!
沒有哪一本道家經書是這麼寫的,佛家就更沒有了。
唯有我大明天子,有此等胸懷……
如此看來,此舉是勝過天上無數才對!
眾人被引領著,到了奉天殿前,大傢伙過來,發現有好幾排的小桌子,每張桌子上面,都有一個小小的火爐。
這就是徐景昌的心細之處。
因為來人很多,也不乏上了年紀的,萬一因為吃了涼東西,傷了脾胃,回家之後,染上了疾病。這就不好了。
要知道某位蓋章狂魔辦千叟宴,宴會結束,好些人家就辦喪禮,無縫銜接,那叫一個絲滑順暢。
徐景昌思前想後,決定還是吃火鍋,一人一個爐子,熱熱乎乎,不會傷到脾胃。
每人一個鍋底兒,葷素由人,想要吃什麼,由宮裡的侍衛宮女端著托盤過去,任由大傢伙自取。
這個安排,就連朱棣都說好。
請眾人落座,朱棣舉起酒杯,笑著走在眾人中間。
“俺當了皇帝快五年了,到底做得如何,俺也說不好。今天請大傢伙過來,就是想問問大傢伙,看看俺這個皇帝,還有俺手下的那些臣子,有沒有辜負大傢伙的?你們只管暢所欲言,不用害怕。”
朱棣一張口,就自稱俺,沒有稱朕……其實這位皇帝陛下,比誰都清楚,如何拉近和百姓的距離,沒有這個本事,他又怎麼帶著一群將士,以弱勝強,靖難成功?
這幾乎成了朱棣的本能。
這些百姓聽來,頓覺親切,疏離感消失了大半。
朱棣和徐景昌,還有太子朱高熾,以及其他重臣,都端著酒杯,在人群中間行走,不斷詢問大傢伙的意見。
如果誰能提出有用的建議,朱棣就會多駐足一會兒,仔細聽完,如果有想法,立刻回答,如果沒有,也會讓身後的翰林學士記下來。
這種現場問政,效果還真是不錯。
沒走多遠,就有一個人仗著膽子道:“陛下,今年糧價比去年貴了兩成,要是以後還漲價,可怎麼辦?”
朱棣怔了怔,看了眼徐景昌。
此時徐景昌不慌不忙,“糧價確實漲了,但這是朝廷有意提高了糧食價格。”
提問的百姓一怔,是有意為之?
徐景昌繼續解釋道:“是這樣的,穀賤傷農,谷貴傷民……自古皆然。眼下朝廷計算過,糧價太低,造成民間消費能力薄弱。說白了,就是老百姓買不起城裡的貨物,鍋碗瓢盆,磚瓦傢俱。百姓買不起這些東西,咱們的作坊就沒法擴大生產,作坊的工人也就沒了收入來源。這麼大的國家,總不能只靠著賣給夷人,維持作坊發展。”
徐景昌道:“今後的糧食收購價格,朝廷會邀請各方,一起評估,然後制定一個價格,調動範圍不會超出大家的承受能力。”
百姓立刻點頭,朱棣卻又道:“定國公,只是這樣,未免還有些百姓吃不起糧吧?”
徐景昌道:“陛下所言極是,因此通政司還規劃籌建一批海外糧倉……其中第一批就有安南和占城,另外諸如呂宋和爪哇也都在其中。保證糧食安全,讓大家吃得飽,不會捱餓,是朝廷的重要職責,萬萬不敢馬虎。”
周圍百姓聽到,不由得齊聲讚歎,“吾皇萬歲!陛下聖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