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擔心他不適應考試節奏。
因此;他便根據縣試水準;自己出了一套考題;打算設了個小考場;讓沈瑞假裝考一次。
沈瑞聽了;莫名惆悵;這不就是模擬考試麼?上輩子高考時;每月考一次;大家都熟啊。
因縣試天不亮就點名;考生提籃子進場;三老爺便也知會徐氏;給沈瑞準備了提籃;裡面出了文房用品;還有食物與水。
二月初四這rì;沈瑞丑時起床;穿戴整齊;用了早飯;而後就提了提籃去了東院模擬考。
三老爺這裡;完全按照縣試的程式;天未亮點名進場。
縣試一共考五場;每天一場;關鍵是第一場“正場”;其他四場都是打醬油的。
正場考卷內容除了四書五經裡的填空題之外;就是時文兩篇。縣試的名次;取決於正場的發揮。
偏生不管是死記硬背的經書題;還是時文;都是沈瑞的長項;倒是無需擔
沈瑞又是快手;從晨初(早上七點)開始答題;用了不到兩個時辰;就答完題;做完兩篇花團錦簇的時文。
只是縣試考場;即便答完題;也不能直接出考生;要等交卷的考生滿十人才放一次。
三老爺就收了考卷去判卷;讓沈瑞繼續在“考場”裡適應;一直讓他堅持到申初(下午三點)。
這期間;沈瑞可也吃自帶吃食;也可以在考場“買水”;就是不能出去方便。
沈瑞為了這個;早上就沒有吃流食;倒是並不覺得難熬。
等到了申時;三老爺才拿著看完的卷子;笑眯眯道:“如此文章;院試也無妨了……”
沈瑞來大明朝已經四年半;除了讀書就是讀書;為的就是科舉。
聽了三老爺的話;他也鬆了一口氣;道:“三叔;那案首……”
院試慣例;縣試案首與府試案首都會取中;為的是顧全知縣與知府顏面;也是儒林慣例。
沈三老爺想了想;道:“要說瑞哥這火候是差不多;不過京縣到底不同地方;書香門第多;知喜好不同;這名次倒是不好說;不過應在前十之列……”
有科舉以來幾百年;連中六首的也就只有一人。至於那些中了小三元;鄉試屢試不第的大有人在。
沈瑞只是希望名次好看些;倒是並不苛求案首;之所以在“案首”這裡問一句;也是對院試有些擔心;盼著取巧罷了。根據三老爺所說;縣試考題最簡單;到了院試就與鄉試差不多。
如此一來;要是縣試得了“案首”;就不擔心院試了;也是好事。
從初四考到初八;五場模擬縣試下來;三老爺面上都帶了乏sè;沈瑞依舊jīng神頭十足。這是沾了他每rì練拳與練習吐納功夫的好處;體力充沛。
三老爺見狀;只有羨慕的。
三老爺不愛動;是個地道宅人;沈瑞勸了他兩回;想要拉著他一起練拳;都讓三老爺給推了。
如今三老爺既有心繼續科考;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身體。如今他有了兒子;不敢拿自己的身體冒險。
這回見沈瑞鍛鍊身體的好處;三老爺就主動提及與沈瑞一起練拳。
不過他對沈瑞練習的大開大合的形意拳沒興趣;練一套道家流傳甚廣的“內家拳”。
沈瑞瞧著有些眼熟;其中有太極拳的影子。待問了來源;來自武當張道人;就曉得這是後世太極拳的原形。
沈瑞見狀;心中後悔莫及。這太極拳從武當太極發展到陳氏太極再發展到楊氏太極;成了後世流傳最廣的、被世人推崇的健身拳法。
偏生因他認識的長輩練習形意拳;並不怎麼看上太極拳;連帶著他對太極拳也只是一知半解。否則的話;演練出來;倒是最適合三老爺這樣體弱之人練習。
如今後悔也晚了;沈瑞就將王守仁傳授的吐納之法;傳給三老爺;還有道家“辟穀”、“服氣”等小法門;也與三老爺說知。
三老爺博覽全書;對於佛道兩門都有涉獵;不過以往並不留心罷了。
如今為了身體康健;他開始關注起道家的養生術。
轉眼到了二月十五;縣試開考。
沈瑞因月初模擬考的緣故;已經習慣晚睡早起;作息時間也倒了過來;便神采奕奕地去縣衙考試。
他是乘馬車前往;帶著的東西除了提籃之外;還有一套桌椅。
縣試不比府縣、院試;有專門的考場;而是在縣衙大堂臨時設定;座椅就需考生自備。
沈瑞所帶的一套桌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