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部分(3 / 4)

兩條,我沈某人向你們保證,只要我在,你們就在”

“是”對胸懷壯志的官員來說,能遇到這樣的上司,實在是三生有幸。

~~~~~~~~~~~~~~~~~~~~~~~~~~~~~~~~~~~

“我們說一下分工。”沈默看看譚綸道:“子理兄,你的任務是,推動九邊實現戰略轉型。”

譚綸點點頭,他完全理解沈默的意思,去歲萬全戰役時,他們曾一起研究過大明的邊防策略,最終認為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從目前的被動防禦,向主動防禦轉變;第二步,再由主動防禦,向重點反攻轉變;第三步,則實現對蒙古的全面壓制。每一步都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書,整個計劃,樂觀估計十到十五年。

“你在宣大做的就很好,”沈默稱讚道:“讓馬芳和尹鳳搞得那個春季攻勢,要大力在九邊推廣。”

“屬下不敢居功,這主要是馬總戎的提議。”譚綸謙虛道:“‘敵欲動我先動,重創敵於塞上。’這句話,馬芳已經喊了二十年,我只是借用而已。”

“你不必自謙。”沈默抬抬手道:“沒有你的全力支援,居中統籌,這仗大不了這麼漂亮”

“大人過獎了。”譚綸雖然儘量矜持,但還是浮現出一絲得色。自己雖然任總督不到一年,但大明邊防的改觀,卻濫觴於自己的任上。

可以說,嘉靖四十五年,是俺答汗噩夢的開始。不止因為這場酣暢淋漓的大捷,粉碎了他不可戰勝的神話,也並非因為譚綸、馬芳等人籍此飛黃騰達,一舉成為‘邊帥武功之首’。最重要的是,儼然權傾一方的宣大三人組——總督譚綸、總兵馬芳、尹鳳,終於可以用充足的權力調動足夠的資源,大展拳腳實現他們籌謀經年的作戰方略,先前蒙古人如入無人之境肆意侵擾,大明邊軍處處被動防守、卻處處捱打的一邊倒局面,終於出現逆轉之勢。

所謂‘敵欲動我先動,重創敵於塞上’,換成江湖黑話,就八個字——先發制人,以暴制暴當大明北疆歷代邊將,在滾滾胡騎面前,長期閉關自守求太平,已成痼疾之時。譚綸和馬芳們,卻毫不猶豫的完成著這個強者的抉擇,在大明北疆率先掛起了一股暴虐的狂風

但‘敵欲動我先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太難了。為實現先發制人,沈默在多年前,便指使錦衣衛對蒙古人展開滲透。在明白這將是自己未來的立命之本後,陸綱和十三太保們,當然會不遺餘力的來好辦這事兒。

他們命手下,化裝混入被蒙古軍擄走的逃難百姓裡,趁機混入蒙古軍中臥底;對俺答汗所信任的漢奸們,也不惜代價的苦心策反,先後發展了多位‘線民’;並藉機派細作混入其中。正是有這些被錦衣衛精心挑選派去潛伏的情報人員,將各類重要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回,譚綸和馬芳他們,才能對韃靼部落,特別是俺答汗部的活動情況瞭如指掌。

宣大將帥事後大讚:‘胡騎來去雖快,卻難逃錦衣衛耳目’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褒獎。

憑成功的情報戰,譚綸逐漸放開手腳,讓馬芳去大膽實現他‘先發制人’的戰略,每當俺答汗進犯的情報送來後,馬芳便會派出自己的‘馬家健兒’,組成數十支三十至四十人的小分隊,隱蔽散佈在兩國交界的邊境線上。當蒙古人大舉進犯後,家兵們立刻全線出動,對其後方進行瘋狂的報復性攻擊,或搶奪馬匹,或焚燒草場,或襲擊其輜重糧草,與主力部隊前後夾擊,粉碎蒙古人的入侵。

除此之外,馬芳和尹鳳更多次組織主力部隊,對邊境韃靼部落發動大規模的懲罰性襲擊,兩人或躬督戰,或遣裨將,一年數次出師搗巢,燒殺無數,極大地削弱了邊境地區的部落實力最為囂張的一次,馬芳親率輕騎深入敵後六百里,接連搗毀二十餘個大小部落,最後在成吉思汗陵的遺址上登高四望,耀兵而還震驚蒙古各部落。

當然,這種囂張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今年六月的一次,馬芳和尹鳳率主力,分兵出擊北沙灘,意圖故技重施,重創俺答汗主力,但俺答卻老謀深算,巧妙繞開明軍兵鋒,奇襲了宣府,攻破重鎮隆慶,事後宣大自總督至總兵,都因‘坐寇入’之罪遭到御史彈劾。

若是在往日,這罪名足夠讓兩個總兵罷官回家的,但在沈默的周旋下,僅被朝廷嚴斥、降一級,便念及往昔戰功,令‘戴罪立功’,旋即在上月突襲呼和浩特,險些一把火燒了俺答的王庭,此役告捷後,便全都官復原職,大加褒賞了。

正是在這種上下一心,強勢出擊的猛烈打擊下,俺答雖然也偶有勝招,但對馬芳等人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