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
尤其是高拱當政以後,他命劉光濟在湖廣,龐尚鵬在江西、海瑞在南直隸、林潤在山東,全省大力推行,已經具備了在全國推廣的條件。
然而總得看來支援與反對的意見都很多,支持者以為一條鞭法負擔公平、舞弊困難、稅額確定、徵輸便利,反對者認為負擔不平、無普遍適用xìng、徵銀於農不利、容易侵吞等。
反對的聲音中,尤其以朝中的清流領袖,左都御史葛守禮,這位旗幟鮮明的反條編鬥士,自從此事提上議事日程起,他就多方奔走,大聲疾呼,希望能阻止形成決議。
但柚很清楚,廷議中過一般的票數在沈默手中,加之本身就有許多官員支援一條鞭法,其中不受沈默控制的戶部七張票一定會支援此案,根據去歲制定的投票辦法,在廷推和廷議中,內閣輔算五張票:次輔、加一品銜的閣員、加一品銜的尚書、加一品銜的都御史算四張:二品的閣員、都御史、尚書算三張:三品的ì郎,昏都御史、寺卿算兩張。還有四品的國子監祭酒、少卿等,算一張所以廷推時一定可以透過。
但透過廷推,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頒行天下,因為對於廷議形成的決議,廷推形成的任命,六科皆有封駁權。也就是,六科都能夠否了它。
當初在對付馮保的鬥爭中,科道是統一戰線上的盟友,作為都察院長的葛守禮,本以為自己可以影響到那些官小權大的科長們。他先是讓幾個御史去吹吹風,然後親自出馬,找到六科長官韓楫,希望他能推動封駁。
韓楫不禁腹誹,您是不是老糊塗了?且不說這是我老師定下的政策,讓我這個做學生的如何反對。單說現在已經不是我老師在位了,沈閣老仁厚,不計較我當初出主意給他小鞋穿,我就得好好表現,哪能給輔大人拆臺呢?
再況也不是他想拆就能拆的。提供本書TXT電下載因為針對六科的封駁權,去歲也透過廷議給出了明確井規定。對於六部的部務,相對應的科便能駁回。
但到了廷議這個層面的國家大事,就必須六科的給事中一人一票,用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封駁。
而向來給人以團結一心的六科廊,其實結構是最鬆散不過的。六科之間互不統屬不說,甚至每個科裡的都給事中和給事中都不是純粹的上下級關係每個人的職權相等,都給事中類似於領班,只是名義上的負責人。
所以他這個吏科都給事中,只是名義上的六科廊頭目,甚至連本科的同事都控制不了。韓楫知道,六科之中,本來就有一小半是輔大人的門人。而且沈閣老待六科著實不薄,別的不說,薪俸先跟三品官持平了。
這對於素來清苦的給事中們,既是雪中送炭,排憂解難,又是增光添彩、揚眉吐氣,所以大家礙著臉面,嘴上不說,但心裡都是極感念輔大人的。
再加上佔六科大多數的高拱門徒,還有一小部分張居正的人,都不會去反對他們的舊主,所以不用投票他就敢說,這法案一定能在六科廊獲得透過。
但他也不敢得罪德高望重的葛老爺子,只能輕聲細氣陪著笑,跟他講六科封駁權的行事,是要五十二名給事中一起投票,自己雖然掛著個老大的名兒,但實際上也不過比別人多一票,根本不頂事兒。
“別跟我扯些沒用的!”葛守禮多大歲數了,見過的人比他吃過的米都多,很快就看穿了韓科長的心思,登時拉下臉教訓道:“朝廷遴選言官,標準就是富裕家庭的不要,富庶地方出來的不要,xìng格圓滑的不要。你們大都是來自西南、西北的苦出身、硬漢子,怎麼也要跟著南蠻子犯渾!”
“您說輔大人是南蠻子?”韓楫是幹什麼的?言官!練得就是嘴皮子功夫。抓住葛大爺上了年紀,說話言語的漏洞,胡亂揮道:“北宋都過去五百年,您老怎麼還有南北之分?”
這裡面有個典故,話說北宋建立時,太祖趙匡胤曾經立下祖制曰,南人不得為相”因為當時南方的南唐、吳越、南漢都屬於被征服的地區。換言之,這些地方的人都是亡國之民,趙匡胤認為他們的xìng格,是不適合宰執天下的。但這個祖制,在真宗時便被打破,王欽若、丁謂這些南方人相繼登上相寶座。但最有名的南人宰相,還得屬王安石和蔡京,這兩位對北宋滅亡要負直接責任的相公。
所以一提這茬,人們都想到這二位。韓楫的意思很明顯,您是要把輔大人比成是王相公呢,還是蔡相公葛守禮當時就當機,他當然不是那個意思,他說南蠻子,其實是指在南方推行一條鞭法的那些人。但老人家自重身份,不可能去解釋,甚至連和韓楫說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