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名太監正在有條不紊的擺著冷盤,水陸八珍布成奇巧huā樣,極盡用心。太僕寺的官員則仔細地檢查著每一個座位,力求每一張餐桌都一模一樣……
一道厚厚的牆壁,將前殿的聲音完全隔斷。後殿靜悄悄的,這裡擺著各省獻來的壽禮,為了分散注意力,不被心裡的緊張壓垮,萬曆提早來到這裡,陪著二位母親來檢視這些賀禮。只見什麼瓊瑤琪琳、璞理琬瑜、圭璧璋瑚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還有的投太后所好的,獻的珍版佛經、佛寶舍利、瑪瑙念珠、金質佛像,貼著黃籤,堆得到處都是,看得二位太后心huā怒發。
邊走邊看,至南窗前,便瞧見一塊黑乎乎的大石頭,在滿屋子珠光寶氣中,顯得格外突兀,萬曆不由大奇,指著道:“這是什麼物件?”
“這是廣東巡撫獻的。”管事太監趕緊回稟道:“說是什麼天外隕石,上頭還有字,說是祥瑞……”
“祥瑞?”這下連二位太后也提起興趣,萬曆讓人轉過來一看,只見那青黑sè大石的背面,果有八個篆書字順石筋突起,仔細辨認,卻是“聖君賢相、國運昌隆”二位太后不禁嘖嘖稱奇。萬曆卻變了臉sè,他使勁盯著那渾然天成的八個字,見上面毫無人工作偽的痕跡。但他絕不相信這是上天的啟示!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鬼東西一旦傳開,那麼不光自己這個皇帝是天命所歸,某人當宰相也成了順應天意。那樣的話,自己豈不是一輩子動不得他沈某人了?
“一定是他搞的鬼把戲”按照以往“任何事皇帝都是最後知道,的經驗,萬曆幾乎可以肯定,這八個字已經傳遍了兩京十三省。想到這,聖心終於堅如鐵石起來一尾大不掉,遲則生變,今日,一定要他狗命!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吉時一至,百官入宮,不用任何人指引,每個人都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座位,沒有任何人會坐錯。坐在左首首位的,自然是當朝首輔,太傅、太保,中極殿大學士沈默。
他今天心情似乎不錯,將雙手攏在袖中,與同座的定國公朱希忠輕聲交談著。
他的對面,坐著內閣次輔張四維,卻顯得興致不高,一直在低頭喝茶,沒有跟任何人說話。
不知何時,宮廷樂師開始奏樂。環佩叮咚聲中,六十四名身披輕紗的宮女,踏著節拍出現在大殿之中,揮著流蘇扇載舞載歌:“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集且傳餡。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這首端午樂曲,是唐朝皇帝李隆基所創,萬曆皇帝用在這裡作開場歌舞,可謂用心良苦。欣賞著優美的歌舞,群臣的舉止似乎也變得從容優雅起來。
一曲奏罷,禮讚官才唱道:“皇上駕到,二位太后駕到”
群臣轟然起身行禮,山呼吾皇萬歲,太后千歲,聖壽安康待命平身後,一身玄sè龍袍的萬曆皇帝,已經端坐在御座上。他左側的珠簾後,隱約坐著兩位宮裝fù人,顯然是二位太后娘娘。
萬曆站了起來,樂曲聲停,大殿中安靜下來。
“來人!”
便有宮人躬著身,穩穩地端著托盤上來。
萬曆伸出手,拿起托盤上的金酒壺,斟了滿滿兩樽酒,雙手捧到珠簾前,由宮人傳到了二位太后的手中。
這時候,客用又為皇帝斟了一樽,萬曆接過來,大聲道:“今日是聖母仁聖皇太后的壽辰,又逢端午佳節,故而大宴群臣,為聖母華誕賀,為大明國泰民安賀!”說責高高舉杯道:“眾卿隨朕一齊舉杯!恭祝聖母萬壽無疆!”
“謹為太后賀!”所有的人一齊舉起酒杯。
張四維手舉著酒杯,眼睛卻死死地盯著對面的沈默,眼見他將酒樽送到嘴邊,隨著皇帝的號令一飲而盡,表現得毫無戒心。他懸著的心放下來,也把樽中酒一飲而盡。
皇帝敬完酒後,沈默又代表群臣向二位聖母敬酒,然後兩宮太后便離席…雖然民間已是風氣大開,但在宮裡還是緊守著禮教。男女不同席,二位太后只是象徵xìng的出現,接受皇帝和群臣的祝賀後,便會回到後宮,與女眷開席吃酒,那才是她們的天下。
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