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天然的優勢地位,美國的親德派也比比皆是。
還有一個愛爾蘭人,在美國也有優勢地位。
愛爾蘭人中出了肯尼迪這樣的世家大族,所以愛爾蘭人也算“黃蜂”外圍。
至於東歐裔、拉丁裔、義大利裔、猶太人、黑人等少數民族,統統都算非主流。
而“黃蜂”的死對頭毫無疑問就是猶太人財團了。
猶太財團——“我們這群”實則控制著美國經濟。
猶太人資助的共濟會主導了美國建國。
紐約,則是猶太人最看重的一個戰場。
販棉花的萊曼兄弟當年從從南方搬到紐約開了銀行。而倒騰服裝的勒伯和後來創立高盛銀行的高德曼出於對趕時髦的老婆的懼怕,也被迫搬到紐約開起了銀行。
這些猶太人和猶太銀行都在投機投資中發起來了。這些人有的是歐洲猶太財閥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外圍,有的是小商小販出身,但這些家族在風險極大的投資中結成了生死聯盟,之後一直抱團打天下。
南北戰爭爆發,猶太人本傑明先後出任陸軍部長和國務卿。
這些家族開始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地為羅斯柴爾德家族打工。事實上,當時美國多數像樣的銀行和大公司都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投資,摩根家族據說都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長工。羅斯柴爾德家族都給了“咱們這群”很大的財力支援。羅斯柴爾德家族很有點西方金融界總瓢把子的意思。
當然,摩根家族現在已經跳出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控制。
“我們這群”是家族聯盟網路,他們相互之間有婚姻和經濟關係,這個網路還會不斷擴張,不斷吸收新人。雖然沒有一個大龍頭指揮,但是由於利益攸關,整個網路可以自動對外界產生反應,網路裡每個成員都會不由自主地集體行動。
共同的利益、盤根錯節的親戚關係、集體認同感和文化傳統會讓整個網路集體行動,就像一個生命共同體一樣。如果哪個人或者家族試圖逃避,就會感受到來自周圍網路成員的壓力。
摩根家族正是如此。家的女兒,得到岳父家的支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
猶太財團斷了廣播電視業,成為紐約乃至全美國的重要政治力量。只要你跟人家有根本利益衝突,再怎樣討好消氣也沒用。大蕭條後上臺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大刀闊斧地改革美國金融體系,這就觸動了原有大銀行的利益。
猶太社團抓住機會,旗幟鮮明地堅決支援羅斯福總統,併成為民主黨基層組織“新政聯盟”的中堅力量。
於是羅斯福總統扶持猶太財團來對付“黃蜂”在華爾街的勢力。1913年,“咱們一夥”成功地廢掉了j。p摩根和他的女婿小約翰。d。洛克菲勒把持的中央銀行,由勒伯家的女婿保羅。沃伯格主持建立了大名鼎鼎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猶太人財團報復了摩根家族背叛他們的一箭之仇!
這也就是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無比仇恨猶太人財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愛爾蘭人也是如此。
愛爾蘭人一般都反對猶太人。愛爾蘭人一貫依附“黃蜂”,使得證交會最終長期被“黃蜂”財團控制。
在華爾街很早就分成猶太財團和“黃蜂”財團兩大陣營,彼此爭鬥不休。
“黃蜂”財團的代表摩根家族擁有著無比深厚的勢力。
摩根家族最厲害的還不是經濟,這個家族是美國聖公會的領袖。聖公會是英國跟羅馬教廷鬧翻後自己成立的基本教會組織。在英國,聖公會的領袖就是英國。而在美國,可不是白宮,而是摩根。幾乎所有的“黃蜂”都至少是聖公會名義上的成員。
在美國,摩根家是“黃蜂”的代表,而洛克菲勒家是德裔美國人的代表。
所以,摩根和洛克菲勒對德國人是絕不討厭的,非但不討厭,反而還非常親近。
尤其是亞力克森男爵這樣身份顯赫,德國實質性的控制者。
此外,兩次世界大戰,說穿了就是黃蜂族與我們這群族爭奪世界。(未完待續。。)
五百二十四。 紐約同盟(第四更求月票)
現在,一個排猶最激烈國家的當權者,手中同樣握有巨大權利的人出現了:
恩斯特。亞力克森。馮。勃萊姆!
——骷髏男爵!
德國的反猶態度沒有人不知道,這也讓黃蜂財團很早以來就把德國視為可以爭取的盟友。
戰爭,本來就是財團和財團之間的變相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