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大,知府的公子叫沈言鵬,和宗偉博武一邊大。蕙畹理所當然最小。 不知道楊紫安看上蕙畹那裡了,從第一天起就對她頗為照顧,蕙畹猜大約是沒有兄弟姐妹的緣故,蕙畹原沒想到,記得封建時代的男人們,凡是有些地位和金錢不就是三妻四妾的嗎,宗民宗偉說,他們京城的家裡,如今就有幾個姨娘生的弟妹,可是楊紫安貴為世子,卻是個獨苗豈不奇怪,這是回家來聽父母說閒話才知道的。
據說這個平安王胎裡帶的身體不好,雖正妃側妃侍妾有幾個,卻在子嗣上由是艱難,到了小三十的年紀,王妃才做了胎生下了世子楊紫安,所以甚是鍾愛,加上平安王和皇上關係親厚,世子被當今皇上視作同胞,可以想象的出,世子必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但是平安王卻並不著實溺愛,時常親自教導,故也很有教養,並不依勢欺人,受到頗多讚譽,而且聰明機敏處,更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
蕙畹不禁想起楊紫安看著自己微笑的樣子,的確,那種通透和從容的風度自是和旁人不大相同,畢竟是出身皇族,蕙畹覺得,他隱於內的犀利定然不像表面上那麼溫和親切,就像平安王一樣,爹爹說過平安王曾頃刻間就穩定了朝綱,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個親切溫和的人。
總的來說,上學的生涯對於蕙畹來說苦大於甜,因為一開始的賣弄,使得洪先生較了真,對蕙畹的要求甚至比對世子還要嚴格些,看那意思,勢必要把蕙畹培養成為一個他心目中的棟樑之材才罷休,偏偏蕙畹是個最會取巧的,在那些正經學問上,只知毛皮罷了,所以洪先生沒少生氣,洪先生覺得,蕙畹之所以背誦不下來這些正經文章,完全是沒用心的緣故。
洪先生深深相信蕙畹是聰明的,所以罰的也比旁人嚴厲,往往別人背不下來就抄十遍,蕙畹如果背錯了,那就是二十遍,令蕙畹不禁有些哀怨,到了後來,蕙畹甚至一度有些後悔了起來,後悔自己不該來湊這個熱鬧,這簡直就是受罪嗎,不過還好,有幾個槍手,仿著她的字替她抄幾遍來湊數,蕙畹清楚,洪先生也是知道的。
但是蕙畹自有對策,每次到了交作業時,蕙畹都會用現代的知識,把通篇文章做個詳盡的解說,適當的闡述一些精闢的觀點,洪先生通常就會欣慰的點頭,放過她,其實洪先生那裡知道,背誦蕙畹的確不行,要是講的話,蕙畹卻在行,因為她在現代時,她最喜歡看的就是百家講壇,那裡面把這些四書五經,名著經典講的那叫一個透徹,而且論點新鮮有趣,洪先生這個老古董當然覺得好了。
小叔議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無論古今,清明都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日子,平安王要攜帶世子回京城祭祀,洪先生也就放了假,幾個人親自送了世子上路,才各自回了家中,洪先生平常的課業頗重,這一次倒是令幾個孩子鬆散鬆散的好機會,不止皇族,蕙畹家也要準備著去上墳,張家的墳塋地在張家村的村西頭,聽爹爹說張家的祖墳原不在這裡的,現在的是三代前遷過來的,不管怎樣,這次也算是第一次衣錦還鄉了。
雖說離開的時間不長,但是劉氏和張雲卿對這次回鄉都非常重視,張雲卿看了博文博武躍躍欲試的樣子,遂開口道:“我們提前一天回去,我也陪著你去岳母家走走”劉氏遂高興起來,這一離開張家村,離得繞河村遠了,除了在平安城了開了買賣的三哥,劉氏確實有個把月沒看見劉老太太了,畢竟想念些,劉三哥在平安城西城開了一家油坊,因為有劉氏的入股,開的很有模樣,雖說剛開沒多久,先前有幾個府裡的大客戶,所以倒也不會賠了去,但是畢竟在城裡根基淺些,所以只有劉三哥一人借住在蕙畹家裡,所以這一次一起回去了。
清明節前一天,蕙畹一家就收拾了妥當了,自己家裡有一輛馬車,又去車行僱了幾輛,蕙畹仍和爹孃坐在前面的車裡,劉三哥和車把式坐在車轅上,小叔博文博武做在後面,最後的幾輛車裡是吳貴並幾個跟去伺候的小廝和使喚的婆子,也是浩浩蕩蕩的一對人。 蕙畹這次也恢復了女孩的裝扮,因是清明,穿的很素淨,不過蕙畹反倒喜歡,她向來對大紅配大綠非常反感,起先因都是劉氏做主給她縫衣服,她的意見通常是被忽略的,不過以後自己大了些,應該會多少尊重些她的意願了吧。
蕙畹看著孃親的肚子,不過一個月的時間,竟如吹氣的一般鼓了起來,他們舉家遷進平安城的時候,還不大明顯,現在卻已經如扣了一口小鍋在肚子上似的,蕙畹好奇的伸手摸了摸,劉氏笑道:“婉兒希望是弟弟還是妹妹”蕙畹抬起頭堅定的道:“希望是妹妹,可以和我作伴”現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