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美化”後的自然物。所以要“變形”要“美化”者,就是為了要使之“悅目”。故繪畫是美的形與色的創造,是主觀的心的表現,故繪畫是“創作”。
談像(2)
故在繪畫上,專求肖似的寫實,是低階的,因為它不能使人悅目。近代法國的寫實派大家米勒(Millet,1814—1875)的畫,從某部分看來,似乎逼真得同照相一樣,然其形,其線,其構圖(即圖中的巧妙的裝配)充溢著美的感情。這點就是所謂“變形”,所謂“美化”。這實在是我們練習作圖的最模範的榜樣。
人們讚美好的風景時,說“如畫”,讚美好的繪畫時,說“如生”。這兩句話是矛盾的。究竟如何解釋?請讀者思量一下。
十八〔1929〕年九月作,為《小學生》。
月的大小(1)
“啊,今晚的月亮好大!”
“你看這月亮有多麼大?”
“我看有飯碗大。”
“不止,我看有三號缽頭大。”
“哪裡?我看有臉盆大呢。”
“咦!人的眼睛怎的會這樣不同?”
“聽說看見月亮大的膽子大,看見月亮小的膽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