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以堅強的黨性、優良的作風為黨和人民把好選人用人關。
第五節 道德情操修養
。“官德毀而民德降”。如果領導幹部道德修養水平下降,毀掉的不僅是領導幹部的自身人格,而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道德根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道德淪喪,就無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領導幹部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否做到大公無私,直接決定著政權的性質與質量。領導幹部的腐敗就意味著政權的腐敗,領導幹部道德缺失就意味著政權的健康肌體在受到侵蝕,危害、後果極其嚴重。領導幹部的高尚道德情操是保證人民政權不改變性質的重要保證。在“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今天,要求領導幹部既要本身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又要能夠充分運用道德規範和道德教化的手段治國理政。“以德治國”,首先治國者必須是道德情操高尚者。“如夏日之蔭,冬日之爐,不求親人而人自親之”、“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如果領導幹部道德缺失,說一套,做一套,無法令人信服,以德治國就會淪為空話。
領導幹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提高執政能力、更好地履行職責的需要。他們對是非、善惡、美醜的判斷,在內化為個人道德修養後,不僅左右著個人行為,也決定著他在履行社會職責時,如何辨析判斷,如何進退取捨。如果一個普通人沒有正確的榮辱觀,對社會雖有損害,但遠不如一個榮恥顛倒的領導幹部影響更壞、危害更大。領導幹部的道德情操也是領導幹部魅力的重要源泉。道德情操高尚的領導幹部,會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非權力影響力。“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令而不從。”誠信是為人之本,廉潔是人格之本,德高是從政之本。“公生明,廉生威”,把行政職權的硬實力與高尚道德情操的軟實力結合起來,領導幹部才能具有真正意義上的領導力。
領導幹部道德修養對社會道德發展具有示範導向作用。孔子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其意是說為官從政者的道德對群眾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由於領導幹部在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職責,就使他們必然為社會各界所矚目,其言行舉止、道德取向,就必然成為社會的效仿目標。領導幹部的行為及其體現出來的道德情操,直接影響著一個地方、一個單位風氣的形成,是社會行為規範的風向標。一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領導幹部,不僅會贏得人民群眾的擁戴,也會感召影響一方民風。如果臺上講一套,臺下做一套,嘴上反腐敗,行動搞腐敗,這個地方的幹部隊伍風氣不可能正起來,民風也必然受到汙染。官德引導民風,決定民風。“八榮八恥”能否蔚然成風,能否在全社會得到廣泛的認同和實踐,關鍵取決於各級領導幹部能否身體力行,做出榜樣。鄧小平同志指出,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上,“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領導幹部道德建設起著決定性作用。
領導幹部道德修養必須著眼更高要求更高標準。自古以來,平民百姓就對為官從政者的道德標準有著比普通人更高的要求,要求為官從政者成為國人道德行為的楷模,希望他們引領國人加強道德修養和道德建設。領導幹部的道德情操修養標準,決定著整個社會道德水平。領導幹部道德情操修養的標準,並非只是反映個人標準,而是反映道德情操修養的時代標準、社會標準、國家標準、民族標準。領導幹部對自己的道德修養水平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表率。第六節 知識能力修養
人格修養是個人素質全面提高的過程,不僅包括理論素質、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等,還包括黨員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工作崗位上,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業務能力。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知識水平是人們改造世界的認識和總結經驗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基本要素,是領導幹部事業成功的重要基礎。能力是一個人知識、智慧和技能的綜合的外在表現。能力素質是指人們經過實踐和積聚,在履行職責和實施工作時能力方面具有的一定水平,即勝任工作任務的主觀要素。能力素質是領導幹部開展領導活動,完成領導任務不可缺少的條件。沒有能力素質,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領導。同樣,能力素質不高,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能力素質是衡量領導幹部領導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對領導幹部知識能力修養的主要要求是:
專業為主,廣泛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