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隔天趙府就被那些債主收了回去,大房的人帶著趙柯的屍首差點流落街頭。好在小沈氏的孃家離穎陽不遠,聽聞了趙家的鉅變,忙派人將小沈氏一家暫時接回沈家安住。
曾經在穎陽風光無限的趙氏家族就這樣落敗了,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眨眼間就消失在了穎陽人民的眼中。對他們來說,趙家的落敗雖有唏噓,但何嘗又沒有痛快之意呢。
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告(一)
王家和元銘宣兩邊收到趙家的信時,快馬讓人趕到穎陽救急,可惜晚了一步。如此的手段與速度,他們心裡頓時明白事敗,這是元驚瀾兄弟的反擊。
只是他們還不清楚到底這二人查到了多少,接下來又會如何做。不得已,兩人頂著被懲治的壓力,暗中派人向上頭的主子轉述了此事,並告之元驚瀾兄弟已經查探頗深的進度,請求主子拿個主意。
元銘宣與沈側妃坐在空蕩的西側院正堂裡相對無言,氣氛悲傷而沉重。良久,元銘宣長嘆了一聲,說:“也不知究竟在何處露出了破綻,竟然讓大哥和三弟查覺了,他們既已知道趙家的存在,必然也查出了咱們。孃親,不如您先回沈家避一避吧,依大哥和三弟的 子是絕不會輕易放過傷害他們的人的,您看看趙家的下場就知道了。”
沈側妃溫婉的眉眼中閃過一抹凌厲和痛恨,輕聲卻堅決,道:“我不走,便是回到沈家又能如何,只會連累了他們。要死咱們母子倆也要死在一起。”
她不無懊悔地說:“可能早在小世子的羊 事發後,他們便已經起了疑心。這些日子以來,他們的所作所為恐怕都是在做戲給咱們看。宣兒你上回說的對,世子和郡王已經下了套,就等著咱娘倆入局了。”
“我應該早就想到的,大哥和三弟身邊高人環繞,有人知道陰陽花等物這事也不算稀奇,只怪自己當初太過輕敵了。如今大哥和三弟在暗中也許已經對咱們下手了,一如當初咱們對付他們一樣。現在的形勢儼然完全扭轉了,他們在暗,而我們在明。唉,這算不算報應呢?”元銘宣苦笑,心底湧上巨大的悲哀。
一年前,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三兄弟會互相殘殺,鬥個你死我活;可一年後的今天,面對此時此景,他心下不免側然。無論最後他們誰是這場爭鬥的贏家,必然是以一方完全倒下,再無反抗之力為代價的。這樣的結局比他早前預想的還要殘酷和令人心酸。
沈側妃輕拍他的手,寬慰道:“咱們當初選擇上了這條賊船,現在想走卻是來不及了。如今若想反悔,不僅世子和郡王不會放過咱們,便是連上頭也不會輕饒的。眼下咱娘倆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走了,假如上頭最終得了勢,咱們也算苦盡甘來了。萬一那邊落敗,大不了就是咱們兩條命罷了。我活到這歲數也夠了,只是可惜了宣兒陪我一同受了這麼多年的苦。”
元銘宣拿出懷中的帕子,輕輕為沈側妃拭了淚,柔聲說:“孃親不必傷心,孩兒這些年一點也不苦。誠如您所說,若天意如此,大不了兩條命罷了,咱們來生再做母子。”
沈側妃破啼而笑,兒子這麼孝順乖巧,自己怎麼忍心看他年紀輕輕地就毀了這一輩子呢。她心裡頓時做了一個決定,若是事發,自己就將所有罪責攬到身上,以死謝罪。想必王爺看在宣兒是他親生骨 的份上會饒過他一命,讓他靜度餘生。這也是她這個做母親的最後能為兒子做的一件事了。
沈側妃母子倆關在西側院說了半晌的悄悄話,那頭太子得到信報,震怒地將身旁之物統統掃落在地,大罵道:“廢物,蠢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待太子氣咻咻地罵夠了,付子謙才上前一步,遞過一杯茶水,說:“太子殿下先喝杯茶消消氣,若您信得過屬下,大可與屬下說說發生了何事,也許屬下能為您排憂解難。”
付子謙現在可以說是太子身邊的最大紅人,除了上朝,太子幾乎到哪都帶著他,大有穩坐太子幕僚團中第一軍師的頭把交椅之勢。
太子一向欣賞付子謙的知情解趣,加上最近他出的一些主意的確幫助自己在朝堂上樹立了不小的威信,對他頗為信任和倚重。
太子見殿中除了三個侍女外,只有他們二人,便接過付子謙手中的茶,恨恨地喝了一口,順手將信件甩到他身上,說:“這幫廢物,沒一個有用的。”全然將太尉暗中交待的“付子謙此人可重用,但不可深信”的警告給拋諸腦後。
付子謙拿起元銘宣和王浩寫給太子的密信仔細研讀,看到最後不免大驚失色。饒是背後沁出了一層冷汗,面上付子謙卻不敢表露出分毫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