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烏托邦之戀 作者:竹水冷

核和海馬迴。杏仁核是情緒方面的總管,處於情緒的前哨位置,邊緣系統則具有學習與記憶兩大功能。學習記憶與情緒反應是靈長類動物顯著特徵,諸如接收和分辨不同的氣味,與過去的經驗相比較,並作出取捨的選擇,看是屬於可食的、有毒的、具性吸引力的、敵人或是食物,同時傳遞反射性資訊,透過神經系統指揮身體採取咬、吐、接近、逃跑或追逐等適應性反應,或調整情緒,如溫順、兇狠、憤怒、咆哮、爭鬥……又歷經數千百萬年,才有一個完善的人腦,杏仁核比任何靈長類都大,大腦皮層演生出思考中樞--大腦新皮質,覆蓋整個大腦最外層的細胞組織,如果展開,約有30平方米的面積。

熒屏繼續演示:新皮質接受眼睛看見的一個物體,由光波(可見光)攜載的資訊形成一個具體的“物像”,最初這些“物像”雜亂無規,經過加工處理,變成分門別類的“意象”,多次反覆就變成“意識”,像電子計算機一樣記錄,分門別類的儲存,複製,傳送……耳朵接受聲波(音訊波)攜載的資訊……

話外音:意識,廣義來說,意識是物質,或者說意識是物質的資訊,由“位元”(bit)組成,以知識資訊形態表徵和傳播。位元,在數學,是“0”或“1”,二進位制的計數單位。在《易經》裡就是“陰或陽”。在資訊理論,位元是資訊量的單位,或者說是資訊理論的“量子”。在現實世界,位元,就是物質存在的時間為“+”和為“0”的兩種狀態。統而言之,位元是物質存在的某種“狀態”。宏觀上,由原子組成的物質實體是由其特有的大小形狀表徵的“狀態”形式存在;在某些微觀領域,物質是以某種“狀態”(簡單的或複合的狀態)形式存在著。概而言之,位元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同許多物質不同形態一樣,位元也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態。

屈楚斯民曉得,這些對夏菲未免太抽象了,他進一步例舉詳解。

《易經》有言:“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聖人設象以盡意”;又言:“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這裡有兩個“象”:一個是天垂之象,是客觀的象,本體之像,即通常說的“物像”,就是我們說的自然存在;一個是聖人所立之象,則是主觀的象,“象也者像也”,本體之象,即通常說的“意象”。在這裡,主觀的象脫離了客觀的像,成為聖人為表達某種意識而構造的“象”,“意象”取代了“物像”。這樣,意象——“像”的意識就從主體即聖人自身存在(大腦和心)分化出來,就是我們說的感性存在或(表象)意識。由此可見,人類認識客觀事物,首先是接受事物資訊,在思考中樞作用下形成“物像”,經過認知而產生“意象”,從而獲得感性認識,形成感性意識。

“這個星球的人也曉得《易經》?”

“是我們先祖帶來的,王國各地圖書館都有珍藏。”屈楚斯民說。

WUTOR人發見《易經》簡直視為至寶,珍重研究,差不多人人都懂。尤其是《易經》揭示的以陰(——)陽(—)符號的不同組合構成乾、坤、離、益等64卦,並以陰陽符號在六爻中所處的不同位置類比天下萬事萬物,記錄人類遠古以來的經驗資訊。由此及彼,很像科學家們研究出的電子計算機二進位制碼,處理文字和計算。由此繼進,以後又開發出智慧計算機,發現遠古以來的經驗資訊竟然像樹木年輪一樣在人的腦海中深深刻下印記,如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標註的二進位制編碼,記錄、存貯在人的大腦皮質之中,又透過人體基因的遺傳與變異,以基因密碼(資訊)形式,一代一代地子代相傳,成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經驗性意識,以潛意識形式儲存在人體基因攜帶的密碼資訊之中。

話外音:人的視覺、聽覺等接收的外界資訊,其光訊號(光波)和聲訊號(音訊波),經視覺和聽覺通路上各神經元的處理,轉化成生物電訊號,依其屬性不同分別由不同的神經元進行記錄或儲存起來。從這種意義上說,人的認知等思維活動,本質上就是一種生物電(流)資訊活動,也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態。那末意識活動就是資訊活動,或是呈量子態或波動態生物電(流)資訊形式存在(記錄、存貯)於大腦之中,大腦細胞就成為生物電(流)資訊記錄、儲存的載體;或以語言、手勢(手語)、眼睛等不同方式,也就是以音訊(波)資訊、光(波)資訊進行傳達、交流;或藉某種載體諸如文字、繪畫、雕塑、圖形、圖表、影象、音樂、電磁波等不同表意符號記錄、存貯,以知識資訊形態表徵、傳播。

“假若意識不能傳送、傳播,我們交流起來,不就要多費許多口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