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母親偏心的女伴,有個時期遇上了挫折,在她生命的低潮期,母親無限慈愛地呵護她。她說現在才知,母親並非不寵愛她,而是看她很爭氣因而把關懷給了當初體弱的哥哥:母親總是這樣,格外體恤最需要相幫的孩子。
又過些年,一群群女伴又聚在一起。這時我們已獨立成人,脫離了母親的庇護,可我們仍不由自主地談及母親。我想,我們之所以難以抹掉那個心中最溫馨的影子,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從母親那兒出發的,而且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再也找不到比她更有恩於我們的人。
前不久,我在整理舊相簿時看到了母親一幀少女時代的照片。那時的她清純、文氣,笑容矜持,如花蕾初綻。我的心裡潺潺地流淌過疼惜,母親也曾有過花季,也做過被人寶貝的女孩。而如今,那一切都已消逝。她推開另一扇門,將鮮花和陽光無私地給予後代。
我匆匆地離家去看母親,我忽然像小時候那樣依戀她。半路上,我看見一位母親擁著個女孩,女孩的臉緊貼在母親腮邊,兩個人親暱地說笑,過路人都多看了她們幾眼:多麼美好、甜蜜的一對母女,周圍的一切因為她們而生動萬千。小女孩說: “媽媽,我長大了會待你好的。”小女孩會漸漸長大,會有許多事要顧及,不知她是否會淡忘兒時許下的諾言?但願不會,因為善待母親是人生第一要事。
但也不知怎的,每次見到母親,我滿腹的話就無法表述,說的都是平凡的家常話,母親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