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小說:穿越做回單親媽媽 作者:冬兒

一場,好在事情過去,黑白分明,經過勸說,也就好了。怕她心情起伏,就不叫她出來相見了。

鄰居陪著罵了幾句造謠中傷的缺德貨,想想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多災多難,全靠一個年輕寡婦支撐,真是不容易。大的小的,讀沒讀過書,都明是非懂道理,比那大家大戶還強幾分,真真叫人敬愛!越發決定要與他家好好相處,能幫忙就多幫忙。

陳林氏送走客人,回屋想了半天,等到夜裡孩子們都睡下,來敲張歆的門:“阿妹,睡沒?沒睡就到對面屋來,阿姆有話講。”

張歆起身跟過來:“大姆,什麼事?”

“阿妹,我想了很久。你要是中意程大爺,就嫁了吧。”

夜談

陳林氏本是不樂意張歆再嫁的。倒不是念著好馬不配雙鞍,烈女不嫁二夫,而是覺得張歆眼下生活不錯,再嫁吃虧,不如不嫁。

小強被劫持,得程啟相助,救回。陳林氏的想法就有些改變。老人家除了神佛,更信緣分,覺得程啟和小強合該有父子緣,正是她想阻斷這緣分的徒勞,導致了小強那場災。

張歆沒說程啟求過婚。只聽說程啟不肯做乾爹,陳林氏就猜到他的意圖,竟不反感,而是認真考慮起這個事。

原本,她的判斷是從自身經歷出發。她這一輩子,幾乎都在為錢發愁,與窮困鬥爭,間或也有被欺壓的經歷。張歆有積蓄,會經營,不求大富貴,一輩子不愁吃穿。上有做官的義兄,中有能耐的朋友,下有陳家男人相助,一般也不會被人欺負了。

經過倭寇劫持,還有這場謠言風波,陳林氏有了危機感。沒錯,張歆不必象她那樣為錢發愁,苦哈哈地熬日子,她做著生意,結交著上層人物,會找她麻煩的人也有來頭,有能量。

美貌又有錢的寡婦,肯定有人窺視,只是敢不敢能不能欺負算計。張歆其實沒有真正堅固的靠山。陳家一群粗人,沒有一個真正頂用的。薛伯陳大奶奶這些人,平常可以幫點忙,真出事,也都指望不上。同知的官職不算很大,萬一對方靠山來頭大,餘同知護不住,也不一定真願意保護張歆。

只有程啟,陳林氏不清楚他到底多大能耐,在程家算不算重要人物。小強出事時,他義不容辭地伸手,平安地把母子兩個帶回來。破除謠言,懲治造謠之人,肯定也是他和他家人在暗中操作。他已經用行動證明,他愛護張歆,也能夠保護他們母子。

如果程啟只是出於正義感,還罷了,可明知他懷了心思,就不能不好好想想。為了報恩,該嫁。為了安全,該嫁。只要程啟能明媒正娶,張歆就該嫁。

嫁到程家,張歆的日子肯定沒現在逍遙,程啟的娘不好相處,兩個孩子以後的婚事,也可能會有麻煩。可再怎麼樣,都比哪一天突然被人算計了,害了,要好。天天防賊的日子,能有什麼自在?受點氣就受點氣,吃點虧就吃點虧,母子平安,輕鬆過日子最要緊。

“大姆?”張歆懷疑自己聽錯了。不說明代理學昌盛,禮教森嚴,女子尤其“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大姆是官家表彰的節婦,怎會勸侄女再嫁?

陳林氏慢慢地把湖西村那邊的反應和說法告訴張歆,又說了自己的擔憂和想法:“妹啊,人活著,不能掉了那口氣。可過日子,只靠那一口氣是不行的。你沒有孃家夫家做倚仗,孩子又還小,等到小強能撐起門戶,還有十多年。這中間,會有很多事。全靠你一個人撐著,太辛苦,還難圓滿。要是別人,我也不會勸你。可我看那個阿啟是個極好的,忠厚可靠,對你愛護又小心,又會疼孩子,你也不討厭他。”

張歆沒有聽得很清楚,徑自沉浸在偶像崩塌的震驚中。親人和長輩心疼她,希望她幸福的願望,蓋過了他們對禮教的敬畏遵從,令她心中滿滿都是感動。這些話居然是大姆來告訴她,親口勸她改嫁!她也說不清更希望大姆堅持原則,符合書上宣傳的婦德典範,還是更喜歡富有人情味的大姆。

好半天,張歆期期艾艾地冒出一句:“大姆,你是節婦呀!”

陳林氏誤解了她的心情,不以為意地回答:“這節婦是人家封給我,又不是我自己要做。女人要守節,也要看那男人當不當得起,值不值得給他守。”

這個論點是張歆從沒聽說,從沒想到過的。大姆勸她改嫁,是認定她“死”了的男人當不起,不值得女人守節。可除了含糊兩句身世交待,她從沒對人談起“前夫”。

今天也還不想談他,張歆笑著往另一邊引申:“大姆這話是說大伯當得你守節,我爹當不得姐姐的親孃守節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