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的。”《武林外傳》的某集把第五代導演狠狠地調侃了一把,“他們的電影挺好,就是我不喜歡。”
別看現在是紅編劇,小學時,寧財神的作文一直都沒及格過,他也一直不覺得自己有文字方面的天賦。在1997年之前,他沒有用文字來表達感情的習慣。1996年,寧財神的公司破產,他獨自一人在北京經歷了一段悽風慘雨的日子,據說當時他還愛著一個最後離他而去的女孩子。或許是不願再提這段日子,採訪時,寧財神中止了一會兒。
寧財神接受某網站採訪時說,“她從家搬走那天,我幾乎快把電腦砸了,後來一算錢覺得不合適,就光摔了個滑鼠。所以想在這兒假迷三道勸那幫在網上沒日沒夜瞎泡的哥們兒:網戀忒危險。”
1997年,寧財神第一次聽說Internet網,如今的娃娃十多歲就已能擊鍵如飛地與人在網上交流了,而那時二十三歲的寧財神才是中國第一批接觸網路的網民。自從走進四通(新浪網前身)聊天室後,寧財神的網癮便一發不可收拾,每月上網的開支都超過千元。當時寧財神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又無錢送人家禮物,只得寫點酸文章討巧。“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而寫、為寫而寫、為了練打字而寫、為了騙取美眉的歡心而寫,當然,最可心兒的目的,是為了那些個在網上度過的美麗而綿長的夜晚而寫。”
誰想寧財神一寫寫出名來,豐厚的稿費逐漸讓他脫離窘境,幾年後,國內的許多網站都收錄了寧財神的文集。愛情故事、笑話段子、鬼故事是當時網路文學也是寧財神的主要寫作文體,網民們把他的文風往王朔身上靠,寧財神承認,他骨子裡是學王朔的,但形式還是自己的。
2000年夏天,在天涯論壇的雜談版塊裡,你還能見到寧財神的段子和回帖。此時,他已是著名文學網站“榕樹下”的編輯,並作為可與蔡智恆匹敵的大陸網路寫手參加了電視臺的脫口秀節目。在這年的七月後,寧財神忽然從網上消失了。當網友在天涯上到處找他“拍板磚”時,寧財神正和兩個網路寫手俞白眉、Mikko貓在北京某地寫起了情景喜劇《網蟲日記》的劇本。《網蟲日記》是英達工作室投拍的情景喜劇,擅於用京片子搞笑的英達並沒意識到,他僱來的這批網路寫手,將把新鮮自由的、非口語化的網路語言帶進主流媒體,甚至在多年以後奪走他的觀眾。
寧財神和“70後”的雜燴世界(3)
“我們研究周星馳、金凱瑞的喜劇,這些東西在以前的喜劇裡是沒有的,搞笑電影對我們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周星馳的人物風格直接影響此劇,顛覆正面人物,對誰都不留一點溫情,荒誕、黑色的東西特別多。”當時媒體問到該劇的風格時,這三個生於七十年代的編劇給出了這句宣言式的答案。而就在短短五年之後,由一群70後帶來的《武林外傳》,憑藉無厘頭搞笑,海量網路語彙以及反武俠主題的美妙融合,成功地實踐了他們的“宣言”。
寧財神說“70後”
王小波說:“但求有趣。”許多七十年代後出生的人,把這句話當作生活格言,無論如何要活得快樂。《武林外傳》就是一部“有趣”得讓人前俯後仰的電視劇,大家看得很高興,沒有負擔。不用像看歷史正劇那樣陷入深思,也不必像看警匪題材那樣緊張過度。但《武林外傳》每個晚上帶給我們的只有這些嗎?
“我覺得是它很誠實地記錄了現代人的生活,找到自己或者別人的影子,是否好玩我覺得是次要。看這個片子年輕人會有親切感,我考慮的是七十年代後出生的人,我只是很努力地把七十年代後關注、感興趣的想法等等寫進去。”
寧財神把“70後”比作最後的一批理想主義者,而且他們身上還有著深深的英雄主義情結。“他們常常做一些讓別人覺得莫名其妙的事,比如有些人喜歡攝影,他們會放下工作,離開城市,去很遠的地方,一呆就是很多年。七十年代的人有這種為理想不惜代價的衝勁。他們的血液裡總有一種東西在召喚著。”當一個以惡搞見長的編劇說出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時,我們似乎感受到了藏在“同福客棧”笑聲背後的東西,用寧財神的話來說,那就是人性本善,溫情,愛。
《武林外傳》分集劇情(1)
第1集 郭女俠怒砸同福店,佟掌櫃妙點迷路人
一個月黑風高的殺人夜,傳說中的雌雄雙煞從天而降,打亂了同福客棧的安穩日子。家世顯赫、從小嬌生慣養的郭芙蓉,父親是一代大俠,始終把她籠罩在陰影之下。從小爭強好勝的她,毅然選擇了一條離家出走獨闖江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