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4)

小說:盜墓高手 作者:噹噹噹當

上已經出土的漢代中山靖王劉勝的地宮,尤其是那一身金縷玉衣那可真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小舅跟我解釋,大侄子你這就不懂了,中山靖王只是一個外放的王爺,陪葬規模就如此之大,這秦陵不知是他的幾倍,你現在看到的這個還不是真正的地宮,這只是一個槨室,俗話說這就是個用來招待客人的客廳,真正的好東西還在裡面。

我點點頭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不然一個皇陵再怎麼樣也不會這般寒酸,楊子舉起一個大火把在最前邊開路,我緊緊跟在小舅後邊,楊子的大火把將陰暗的槨室照得一片通明,我抬頭一看發現這裡跟小舅所說的還真是沒有什麼區別,這個槨室很長,程之字形也就是俗話的斜外道,兩邊裝飾有一排排的銅鎏宮燈,只是由於時間的侵襲都快爛沒了。

這槨室共分為內外兩層,夯土牆是第一層,與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道石牆差不多有個幾米的距離,往裡面走一點就會看到第二堵牆,這兩層牆可以說是互相對接的,連線著槨室的大門,我用狼眼電筒一照,看到這槨室的裡層是個倒八字的,類似一個三角形兩邊也是擺滿了一些宮燈。

一進入這個倒八字的門,楊子先把火把丟了進去,我看到裡面沒有什麼反應後,然後用狼眼電筒照了照兩側,發現電筒照到的地方似乎是個陪葬坑,裡面堆滿了各種青銅巨器還有珠貝錢幣,綠幽幽的長滿了銅鏽。

這個時候我才被驚訝了,這可以說是我有生以來,見到陪葬品最多的一座帝墓了,這些陪葬品就是為了這個秦陵的主人特意製造的,而不是像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古墓一樣,隨隨便便拿些主人生前的喜愛之物還有一些陪葬器就往陵墓裡放

縱觀古代的陵墓建築,可以說從秦代直到唐代厚葬之風為甚,隋唐年間國力昌盛,多以開山為陵,如唐太宗之陵以九夷山為墓地,綿延數十公里,規模式宏大陪葬陵不知其數,一代女皇武則天之乾陵從古至今,不知歷經多少次盜墓卻依就無人進入其中,那些個絕世珠寶依然埋葬在乾陵的地宮裡面,巨豖各個機關重重,見血封喉,奇門頓甲滿布其中,龍樓寶殿,若出其裡。

唐代乾陵中的陪葬品據說可能是歷來所有帝陵中最多的,相當於當時整個國家財力地三分之一,而這秦陵中的陪葬器物,雖然沒有後世乾陵那麼奢華眾多,但是這裡的陪葬器卻是把整個秦朝都給埋進了這帝陵之中,諷刺的是不到秦帝死去三年,大秦帝國就轟然坍塌了,這些陪葬器,誰也沒能跟隨秦皇上天,這一切就都在兩千年歲月的消磨中,腐爛在了這陰森黑暗,不見天日的地下,直到我們這一行人的突然闖入為止。

我嘆了口氣,心想古代中國那些傳說中的寶物估計都被這些帝皇給埋進了古墓之中,要不是考古發現也許永遠也見不了天日,我拿起電筒當加快腳步,跟著楊子走進了內層墓室,這相隔的外槨室跟內槨室,就如同古代皇城的內城和外城,坐落在最深處的那個地方,應該就是秦陵的核心部分。

我們走過了這個區域,前面可以說就是整個秦陵的核心區域了也就是安放秦皇棺槨的主墓室,也就是所謂的冥宮,用來溝通陰陽兩界的,根據傳說這秦皇的冥宮裡飼養著一些妖魔鬼怪,魁魅魍魎,進來的人從來也沒有出去過。

小舅解釋著說“迷信封建不可盡信,沒有人想到,寒世紀的一次“蝴蝶效應”卻造就了這個世界的生命之樹,也留下了至今讓人無法理解和猜測的史前遺蹟,甚至在現在社會到來之前,古人把一切未知的東西被稱為神蹟。”

我仔細一想也是,在古代社會可以說一切都與鬼神脫離不了關係,生病了就是鬼怪作祟,家事不順得請術士作法,帝王登朝為皇也得大肆祭拜遠古眾神,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古代中國鬼神眾多,上古奇書《山海經》裡就描述洪荒時期的神怪與地理天文人物,卻被看成是一部荒誕不經”的誌異小說,即不被諸子百家所錄,也不被民間大眾流傳。

但是近年來的一些發現,卻為《山海經》正名,根據傳說先有《山海經》後有“禹王鑄九鼎,乃刻山海圖”,““九鼎與山海圖”已經消失在茫茫歷史之中,《山海經》經過西漢劉向,劉歆父子編訂,卻以小說形式儲存下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不僅僅在古代中國甚至整個古代世界,人民因為知識有限,把一些自然奇景,或偉大人物一代代口頭講述流傳下去,漸漸的演化為了另一個世界的生物,也就是高高在上的眾神,用他們的雙眼甚至化身在漠漠觀察著人類世界的一切。

這時楊子跑過來跟我說∶“那青哥兒,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鬼嗎?”

我想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