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金世宗完顏雍大定元年),年方二十一歲的愛國詩人辛棄疾,參加抗金起義軍,途篤鉅野麟臺,即興作五言律詩一首:
終始春秋筆,經名舊記麟。荒臺曾建魯,野草未燒秦。
鬱郁山川秀,蔥蔥景鈀新。韋編續繼否?書帶已成茵。
明代詩人孫宜,遊“獲麟古渡”時,作五言律詩一首,其詩曰:
古渡寒煙積,沙明照落懸。春秋悲鳳日,天地泣麟年。
魯變時交阻,周衰轍竟旋。至今皆絕筆,真意更誰傳。
現代作家張曉風也以獲麒為主要事件寫了一篇文章。
麒麟地位
民間有說法:天地誕生之初,飛禽以鳳凰為首,走獸以麒麟為王。又說,混沌初開只有禽王鳳凰和獸王麒麟。
麒麟文化
麒麟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如麒麟送子,就是中國舊時生育民俗。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偽說,實為“麒麟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