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北大向左,清華向右 作者:丁格

就是:“你為什麼想來我這裡?”一種合理的回答是對這裡做的工作感興趣;另一種常用的說法是這裡的工作環境好,可以鍛鍊自己。那麼如何算是工作環境好呢?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本科生每天一起上課,四年的學習,同學上過的課程和受的教育都差不多。而在研究生階段,同學在各自的實驗室學習、工作,實驗室之間聯絡很少,實驗室的環境會很大程度影響你的前途和發展。

下面給出實驗室的工作環境狀況座標,幫你決定應該如何選擇歸宿。橫座標X表示實驗室管理制度的鬆緊程度,Y座標表示實驗室的學術氛圍。在管理嚴格的實驗室,同學每天都要求去坐班,上午9點到12點,下午2點半到6點,有時候晚上還要加班,在這種地方讀研和上班工作感覺差不多。管理越嚴格的,X值越大;管理松的地方,不要求每天坐班,屬於任務驅動,只要按規定時間完成導師交給的任務就可以了,這樣的實驗室X值就小。實驗室是要靠拉到各種各樣的專案經費來生存的。沒有錢,實驗室就沒法搞科研。這樣一來,就使得容易和商業掛上鉤的實驗室變了味,

每個同學都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也根據是博士還是碩士來選擇實驗室。首先,定位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在第幾象限,具體的座標(X;Y)又大約是多少。比如讀碩士,在兩三年碩士期間,想好好鍛鍊一下自己的動手能力,又想接觸一下接近於公司商業運作的專案,那麼去工作環境在第四象限的就很好。如果是一名博士生,希望博士期間多做一些研究,需要一個相對自由和寬鬆的環境,那麼第二象限就很好。如果希望在研究生期間儘量支配自己的時間,又不想在實驗室做太多事情,那麼第三象限就很適合。最不適合博士生去的就是第四象限的實驗室,管得又嚴,學術氛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剝削”幹活

如今的碩士要2~3年畢業,碩博連讀一般4~5年畢業,但悟性不高或者不好好做事的,碩博連讀讀了七八年的也有的是。國內的趨勢是碩士逐漸縮短為兩年畢業,變成“普及”教育;而碩博連讀培養更加嚴格,卡在五年保質保量地畢業。那麼讀研每天都在做些什麼呢?除了第一年上一些課以外,大部分時間就是做兩件事情:寫論文,做專案。

做專案

一邊要上課,沒課的時候就到實驗室裡做事情,研究生第一年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實驗室裡,一般都是靠導師拉專案、學生幹活,來養活實驗室。能拉的專案大部分來自於國家的各種科研經費:863專案、973專案、國家自然基金??在清華里,有很多牛的導師,他們不僅學術水平很高,還往往是各個863、973專家組成員。這樣就能在既完成國家科研任務、又增強實驗室實力“一舉兩得”的前提下,給自己的實驗室不斷拉來專案,專案多資金也就多,學生要乾的事情也就越多。

作為幹活的補償,導師也會給學生髮餉,一個月少的幾百,多的上千。雖然不能和公司薪水比,但至少解決了同學每月的飯錢。由於導師發工資,學生也稱導師為“老闆”。清華規定,國家的科研專案經費,老師可以個人提成7%;其他高校有的規定老師能分到10%,對於幾百萬、上千萬的大專案,這項收入對導師來說可是筆可觀的收入。由於在同一個實驗室做專案,老師拿了大頭,學生只拿小頭,學生也稱自己是受“剝削”。

同學們透過專案的鍛鍊,能夠學會在學校裡做專案的套路。雖然沒有外面公司的流程那麼正規、分工明確,不過學校專案中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詳細設計、開發、測試,一個環節也不少,師兄帶著幹活,還會時不時傳授給師弟師妹們自己的經驗和技巧。

小的專案可能一兩個學生幾周就能搞定,大的專案需要全國幾個高校上百人幾年的合作才能完成。專案也分成科研性專案和工程性專案。學校比起企業的優勢在於研究,而做起工程性專案不僅對實驗室的科研水平沒什麼提高,質量也不會比正規公司做得好,但學校有價格的優勢,為了拿到更多的經費,實驗室會努力爭取每個專案。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章 小康生活(1)

讀研是從校園走向社會的緩衝,使自己不必從寧靜的校園一下子跳入殘酷的社會競爭。在實驗室小規模科研專案的鍛鍊中,一邊充實著自己,一邊觀望著師兄師姐的畢業動向,觀望著工作形勢的變化。有時候會對未來的工作懷有一絲莫名的緊張,有時候還會對混得不好的同學說上一兩句風涼話,有時候會慶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