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北大向左,清華向右 作者:丁格

其實,對北大學生來說,這兩樣證書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當然,大學裡還有基本的證書,比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熱不熱衷考證,這兩類都是不能缺的。

必考型要早考

對於有“飛躍”打算的同學來說,託福、GRE、雅思等必考的語言類證書,要及早下手,爭取在低年級時搞定,把更多時間留給後面的申請環節,不要在最後申請環節還在為語言成績發愁,那樣就太被動了。對本專業緊密相關的證書,也要及早下手為好。

資格類要選考

資格類證書根據自身情況,能在校園階段解決的,就爭取儘快拿下,但有些資格證書,只能等有一定工作經驗才能考。比如,新聞記者證就要任職正規新聞媒體,且有相關限制才能申請。當然,如果是學導遊專業,及早考個導遊證,不僅能解決資格證,而且還能在上學期間大賺一筆“兼職費”。

富餘型要慎考

對於像駕駛證等類證書,大學期間,如果不是家境殷實,不是準備畢業當專職司機的同學,建議要慎考,畢竟每本證書都花費不菲,像駕駛證更得需3000元左右費用,如不是特別需要,不妨留待走向社會後再考。考證的總原則就是少而精。

能力為王

一條狗要從清澈的湖水中取出一根木棍,跳水之前,它要把自己當作一條流動的河水,消耗最少的體力達到目的。所以,狗不會朝著木棍的方向一頭扎進湖水,而是繞著游過去。

大學“證”界門派太多,時光有限,不可能都去湊熱鬧,關鍵要有前瞻目光,認準含金量高的必備證件,以最佳的時間和經濟成本贏得屬於自己的“木棍”,而不要隨大流,一頭扎進湖中,撈了無數的小樹枝,依然不能構建堅固的“窩”。

考證中也要學會“真本領”,而不要去撈取速成的“泡沫證書”。有些證書根本不能證明學生能力,也不具備社會認可度。本來是為增加就業競爭力,最後卻成了“雞肋”。我也經常在三角地看到類似的“速成證書”培訓班,證書再多,關鍵還要看能力。一位外企人力資源經理講:“我們需要能為企業創造利潤的職員,光有一堆證書有什麼用?”一位師兄介紹,很多證件本身也不適合在校時考,比如CFA(金融分析師資格證),很多大學生在校就去考了,而CFA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業的從業經歷,這不是簡簡單單一張證能代表的。

大學校園裡還有更多精彩的生活,除去必備的證件,你還可以有更多錘鍊的機會。參加社團、當學生幹部等,都是一張張無形的“證書”,即便是考證,那也要像新東方名師樂靜靜所說的那樣:考試第一種境界是凝神,第二種境界是聚氣,第三種境界是忘象,第四種境界是離心——在達到前三種境界的時候,把心思放到考試之外,拋棄所有與考試有關的功利。此時,考試不再是一門考試,而是一種遊戲,是一種玩具,一種展示自己能力的手段。

第七章 Web3。0時代

《斯坦福大學校刊》刊出了“網根”(netroots)一詞,已成為美國政治新名詞。它意指由網際網路(internet)和草根(grass roots)結合,強調技術革新,尤其是部落格、維基等對傳統政治參與的一種革命性衝擊。

當網路和大學生結合時,也對大學校園造成了革命性衝擊。網路成為大學生生活、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點在北大尤其明顯,但網路同樣是柄雙刃劍,在時代,我們該如何玩轉網路?

芙蓉姐姐

網路海洋中,從來少不了“偶像”和“粉絲”,只不過偶像分為娛樂性偶像崇拜(star worship)和傑出性偶像崇拜(iuminary worship)。一個注重於娛樂,一個注重於學習。毋庸置疑,芙蓉姐姐就是北大、清華學子網路上的“娛樂偶像”。

當年,芙蓉姐姐想入北大、清華門檻未成,整天溜達在北大、清華校園,做著經典的招牌動作S造型。最開始,是清華、北大熱心網友把芙蓉姐姐推上網路,那時北大未名BBS和水木清華最熱門的人物,當屬芙蓉姐姐。兩校學生在學習之餘,便在網下守著芙蓉姐姐的最新造型,要是某個學生在校園中遇到真人,還會在網路上炫耀一番。

據說,北大教師、知名詩人胡續冬最早在專欄中把芙蓉姐姐從網路推向了紙媒,自此芙蓉姐姐讓祖國人民知曉。芙蓉姐姐已成為一個網路符號,最初北大學生追捧她,或許看上了她的個性,符合北大人的自由秉性。

網路時代,更多的8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