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2 / 4)

小說:大明帝師 作者:垃圾王

他人填補。

而鹽價呢以後不再會由鹽商制定,而是由朝廷衙門制定。衙門制定以後就會公告出來,如果鹽商專營戶抬高鹽價銷售百姓用權力去衙門狀告,一旦查證屬實將立刻剝奪其專商資格。

江夏把自己的鹽政改革方案說出來以後,楊廷和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楊廷和才開口說道:“江夏,你這是想要把天給捅破啊。”

的確,江夏這套鹽政改革方法的確算得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簡單、實用、並且易於監管和操作。

畢竟管理少部分人其困難比管理大部分人要輕鬆很多。但是要想完全實現江夏的想法,那麼首先就得廢除掉原本的都轉鹽運司、鹽課提舉司。

如此一個動作僅僅是在兩淮之地推行就已經很難了,萬一兩淮之地有了效果要向全國推行,那恐怕將要面對的就不是一兩方勢力的反彈,而是牽扯環繞,不知道多少人的反彈。

江夏嘴角含著笑意看著楊廷和。

楊廷和突然明白過來,他搖了搖頭道:“你小子居然是把主意打在了老夫身上。也罷,老夫一把老骨頭了也不怕折騰,若是能為大明百姓謀福祉,穩固大明江山社稷,老夫縱身百死又有何妨。”

見楊廷和贊同自己的想法,江夏心裡倒是覺得這楊廷和果然如同歷史上所記載那樣,是個有魄力之人。江夏提出的這套鹽改方案,雖說原創者是他江夏,但是最後推行的肯定是眼前這位未來的內閣首輔。

接著聊了一會兒,說了一下鹽稅改革的細節,楊廷和的妻子敲了敲門進屋,詢問是否可以開飯了。

楊廷和用目光詢問過朱厚照,朱厚照點頭以後楊妻開始上菜。

飯菜上齊,江夏還大大咧咧和朱厚照坐在一起,而楊廷和卻和楊妻站在一旁,等到朱厚照恩准以後兩人才坐到桌旁來。

ps:最近幾章因為涉及到之後情節的很多伏筆,所以有些無趣。不過至這一招結束,咱們猥瑣的江大公子立刻迴歸。老虎水平有限,打賞捧場不敢求,訂閱、紅票、收藏還請各位不要吝嗇賜予。

另外感謝小小傍海的捧場。。。。。。

第二百三十三章江夏,今晚從了我吧

京師的皇宮是以南京皇宮為藍圖修築的,足以想象南京的留都大概是什麼樣子,相信不會比京師的皇宮差到哪兒去。

朱厚照暫時就先住進了南京皇宮之中,等待著江夏的好訊息。不過江夏猜測朱厚照在皇宮裡住的時候肯定不多,因為他剛剛才幫朱厚照贖了李鳳出來,並且給她租了一套別院暫時安置。

相信這段時間裡朱厚照應該是會在李鳳那裡渡過,所謂的住進皇宮不過是為了讓楊廷和安心而已。

江夏這邊則拿了朱厚照親筆書寫的聖旨去了揚州。在朱厚照的聖旨當中,江夏被封做了巡鹽御史。

這巡鹽御史是一個臨時性官職,一般來說凡都察院監察御史奉命出巡鹽務時即稱為巡鹽御史。像江夏這種御封的巡鹽御史,等於就是欽差大臣。

跟隨江夏一起的還有鬼三針,反正他稍後決定跟著江夏一起去京師,所以這一次就先跟著江夏一起去揚州見識一下。

欽差抵達,江夏先依著規矩知會了南京應天府,應天府這邊提前會通知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和鹽課提舉司,畢竟對於都轉運鹽使司和鹽課提舉司來說,江夏這巡鹽御史屬於巡查上官,而他們屬於地方官。

京官見地方官,無故大三級,何況江夏還是手握聖旨的欽差。

揚州府城門口,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同知馬大石、兩淮鹽課提舉司提舉晏俊帶著都轉運使使司以及鹽課提舉司大小一共三十幾名官員在這裡等待著。

兩淮鹽政和雲南鹽政不同。雲南鹽政、地方與鹽務多有掛鉤,但是兩淮鹽政卻不一樣。他們各有隸屬,獨立性非常強。地方官府根本不可能伸手到兩淮鹽政裡面來。

所以前來迎接的人只有都轉運鹽使司以及鹽課提舉司,類似於揚州府府尹這些地方官員並沒有來。畢竟巡鹽御史巡的是鹽政,與他們無關。

不過除此以外比較奇怪的是都轉運鹽使司的都轉運使竟然也沒有來,按理說他才是兩淮鹽政的主導之人,迎接巡鹽御史他應該親自出馬才對。

不過他不來也有道理,畢竟他是從三品的大員,而江夏身上職務雖多,但是滿打滿算也不過才正五品而已。

從上午等到正午,終於他們遠遠地看見了兩個兩人抬的竹子上面坐著兩個人正緩緩朝著城門這邊走來。

右邊的那人躺在竹椅上閉目眼神沒什麼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