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法力高深,早已成就上仙,但卻不願往天上做神仙,便在凡間開了道觀,偶爾宣講道法。
這袁天罡大名悟空自是早有耳聞,不過當年自己花果山中坐井觀天,而今有這個機會,當然是要見一見這袁天罡了。
青陽觀的道場中,袁天罡高坐道臺宣講道經。
“自從盤古迄希夷,虎鬥龍爭事正奇,悟得迴圈真諦在,試於唐後論元機。”
袁天罡仙風道骨,長鬚浮動,道袍飄飛,似要登仙。
“吾嘗仰觀於天,日月星辰猶是也;俯察於地,山川草木猶是也。我所親見之天地,非猶我所未親見之天地耶。然不得謂我所未親見之天地,即為我所親見之天地。天地自天地,而我異矣。我自我,兩天地異矣。我生以前之天地可知也,可知者數也。我生以後之天地不可知也,不可知者亦數也。有生我以前之天地,然後有我生以後之天地,此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數也。我生以後之天地,豈不同於我生以前之天地,此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數也。數之時義大矣哉。”但見這袁天罡款款而談,聲若洪鐘,舌綻蓮花,下邊聽講之人無不屏息靜聽,天地彷彿靜止,只剩下這袁天罡講道之音。
悟空亦聽得心神一陣搖曳,雙眸微眯,心道:“這袁天罡雖未成就太乙金仙,但對道之領悟卻頗為深厚,想來不要十年,便可成就太乙金仙了。”
這袁天罡講道,眾人只覺得時間過得頗快,才是片刻,竟已日落西山矣。
然,天色已晚,袁天罡卻並未停留,講得起勁,也未覺得口乾舌燥,繼續宣講。
正直子時,袁天罡忽然停下。
“道長為何停下?”一旁的李淳風問道。
“三清道尊!”袁天罡宣了一聲三清,而後道:“有高人來此,不敢再講。”
斜睨一眼,只見那道臺之下有一清秀女子,攜一孩童,正看著他。
聽講之人此刻正直神遊天際,元神深思,竟還尚未發覺袁天罡已然停下。
那清秀女子卻對著袁天罡擺了擺手,道:“大道三千,各有領悟,道長只管宣講便是。”
此人正是觀音所化,至於那孩童,便是善財童子紅孩兒。
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