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了!這其實不是一個有多複雜的問題,但卻是一個很難下決心的問題。漢日必有一戰,那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與大漢亞太利益的衝突不可調合。說白了,就是這個地區只能有一個大國,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理智上,鍾義都不可能允許日本成為地區型強國,侵略性十足的日本,對漢人、對世界都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只能是將它踩在腳下,永遠不給它機會。
遲遲沒有下決心的原因則是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小了,太平洋再寬,也隔不斷國家的野心。亞太已不僅僅是亞洲人的亞太,拋開自己的大漢帝國不說,至少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就是鍾義不得不考慮的。
兩次世界大戰放光了歐洲的血,肥的就是隔岸觀火又擅長火中取粟的美國。大漢帝國該如何選擇才可以在這場打破舊傳統的人類浩劫中,獲得更大的利益,這才是令鍾義一直猶豫不決的的原因。是照著前世的路子,坐等美國參戰,跟在盟國後面撿便宜,還是另闢蹊徑,改變二戰、改變世界?
直到走下飛機,鍾義也沒能下定決心,這關係到南華與中華兩個國家的前途,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取捨定奪,皆在一念之間,這個時候,鍾義倒寧願自己不是大漢皇帝,哪怕仍是前世的那個裝甲兵少尉,為了國家和民族,衝鋒陷陣、流血犧牲亦無怨無悔。
金華殿中值班的是秦主任。二人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