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絲帶。但是《泰晤士報》提出了一個質問,在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習俗裡,黃絲帶從來就沒有和戰爭或者說什麼英雄主義發生過什麼瓜葛。你比方說,患上白血病的孩子,人們祈禱他能夠平安健康,親友們會紮上黃絲帶,911的死難者,成千上萬的人也曾經為他們扎過黃絲帶,由此可見,這黃絲帶是人們對受苦受難的同胞所寄予的同情和呼喚。在這場戰爭當中,為什麼後方的人會為前方的將士們紮上這個黃絲帶呢?《泰晤士報》的分析認為,下意識裡,反映了民眾對這場戰爭的迷茫。報上說我們支援我們的軍隊,可是我們並不支援我們軍隊為之而戰鬥的政治目標,英國的老百姓只是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平安歸來。
【電視解說】
雖然天空飄著雪,有數十位母親聚集在紐約時代廣場前,她們自掏腰包,買了些美國國旗和象徵思念與祝福的黃絲帶,在時代廣場的各個角落,一一綁上了這個黃絲帶,表示對前線作戰將士的祝福,並希望他們早日平安歸來。
母親:不是真的希望發動戰爭,沒有人希望出現戰爭。我們是為了和平而戰,有時為了得到和平,我們也做出行動,我相信這一刻是需要的。
這個黃絲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啊,這是一首歌,一首很有名的歌。歌裡面講的是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個男子,坐了3年監獄,出獄了,要回家,但是呢,他不知道在家鄉的妻子歡迎不歡迎他回來,所以就寫了一封信給太太說,如果你歡迎我歸來,就在家門口繫上黃絲帶。如果你不歡迎我的歸來,就不用紮了,我就會自動走開。在回家的公車上,他一路忐忑不安,他不知道妻子會不會接受他。快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緊張得都不敢睜開眼睛,不敢看。於是託這個公車司機,幫他看他家門口有沒有黃絲帶。他就坐在那兒閉著眼睛等著,忽然間,他聽見公車司機和同車的旅客同聲為他歡呼,他睜開眼睛一看,在他的家門口,掛滿了上百條的黃絲帶,迎風飛舞,這名男子當時就痛哭失聲了。黃絲帶,表示歡迎久別回家的親人。
【電視畫面】
歌聲:司機,請幫我看一下,因為我無法忍受即將看到的。我其實仍在牢中,只有吾愛握有鑰匙,我需要的僅是黃絲帶,即可將我釋放。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初刻拍案(1)
【初刻拍案】
【海灣風雲日誌】
2003年3月30日
戰爭進入第11天。
美英聯軍今晨轟炸了伊新聞部及薩達姆兒子的官邸。隨後,伊拉克人談之色變的薩達姆長子烏代,開戰後首次在電視上露面。
我有一種想象,這個薩達姆每天躲在地下掩體裡,說不定也跟咱們觀眾一樣,整天看著電視直播戰爭。他一方面要指揮地面作戰,一方面要打媒體戰爭,他的辦法是推薦誰出鏡。如果媒體說拉馬丹給炸死了,他趕快讓拉馬丹出鏡;說阿齊茲逃跑了,他趕快讓阿齊茲出鏡。細心的人們在過去幾天發現,薩達姆的長子烏代,一直就沒有出鏡。所以呢,一度有媒體報道說,烏代多半是給炸死了。但是,就在這兩天,出了大新聞,在最近一次的作戰會議上,人們發現薩達姆身邊坐著烏代,也坐著庫賽。他這兩兒子全出來了,全沒死。烏代和庫賽,兩人都是三十多歲,年齡相差兩歲,薩達姆現在就靠這兩兒子了,是他的左膀右臂,一個主文,一個主武。要想知道這哥倆什麼性格,就得了解他們的童年。你說這薩達姆——他這做父親的,是怎麼教育這兩孩子。小時候,這哥倆在一塊玩積木,薩達姆看見了,“啪”一把把積木打飛了:玩這個多沒出息啊,爸爸給你一個好玩具,拿出一枚手榴彈給這倆小兄弟玩。當然,是拔了引信的,但他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確實手把手教過這兩兒子打槍。您想,從小玩手榴彈長大的孩子,他長大了能變成什麼樣?
外界盛傳,這哥倆一直在爭權奪利。有這麼一件小事,庫賽暗地裡給薩達姆告狀,說烏代太腐敗,喜歡豪華轎車,院子裡停放一大堆豪華轎車。薩達姆聽了之後很生氣,艱苦樸素的傳統,你怎麼不發揚啊?走過去之後,一把火把這轎車全燒了。烏代惱恨在心,他知道庫賽喜歡養馬,後院裡養著一批阿拉伯種的名貴馬匹,於是他就派人暗地裡把這些馬全毒死了。這是個小事。
外界原來說這兄弟倆不是鬧矛盾嗎?但是這個時候,打仗的時候,大兵壓境,正應了那句話: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兩個人都對外界說了,烏代說:庫賽死了,有烏代;烏代死了,有庫賽,我們哥倆一定血戰到底。表了這個態,而且這個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