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說是下土黃河每隔一兩百年都會改道一次;洛陽所處中游穩定些;下游就在整片河北大地上龍甩尾一樣;時不時就南北來回地遷移入海口。
諸侯聽了;不由嗡嗡議論;其間就有人緊跟扣上帽子:“改道黃河非同小可;吾等力勸劉使君莫行此倒逆之事”
甚至有人就趁機直接喊出:“劉使君若敢為此;與董賊何異”
葉青不言不語;似給他們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
於是有橋瑁這樣老漢臣出來;用沉鬱和央求的目光看著葉青;勸說:“開國有宗室劉林向光武皇帝進毒計;言‘赤眉今在河東;但決水灌之;百萬之眾可使為魚;;掘黃河大堤以淹赤眉軍。”
歷史上有這回事;“光武不答;去之真定”;理也不理;直接走自己的路去了;而劉林見此大怒;就改投河北王郎;一時助漲勢大;最後還是被劉秀在河北擊敗。
“主於水系變動對農耕王朝的影晌極大;哪怕在地上仙道也有專門水府體系來保護各州水脈;以防止地方民氣折損。”
葉青不會說出這番原理;有兩位龍女夫人引著接觸很多;對水事確實是再清楚不過。
仙道世界亦是由人道世界發展而來;許多低靈氣條件下的基本道理都是類似——在葉青看來;這或就是不同文明的共通之處。
下土漢族作為沒有超自然能力的普通農耕族群;自有其相應的生存智慧;劉秀不決堤是因清楚洪水可不光會淹著赤眉軍;更殃及無辜百姓。
直接水災、農業破壞;萬夫所指;這必喪失民心;決非一朝一夕能挽回;長遠看得不償失。
反面例子在葉青記憶裡也有恰好有一個;某島軍淹死一千人;軍民淹死八十萬;或有辯稱這和北宋一樣成功阻擋敵國兵鋒;這就是各舒己見;反正是嘴皮子上下一搭的事情。
葉青不會指望這種退敵法;關注的是其影響。
這時一回憶思索就能發現要命的事——黃河改道七年;形成400公里長80公里寬的黃泛區;毀一切農業基礎……
於是某段時間;中原糧倉的河南大饑荒;三千萬人中餓死兩百萬;逃荒三百萬;實際上地方隱瞞不報;災後各地縣誌統計剩餘人口少三分之一;造成本來僵持著的中原整片戰線連鎖崩潰。
在大戰略上葉青從不會心懷僥倖;怎可能試圖攔河改道;就為了淹沒這一座關城?
“諸位所言甚是。”葉青掃一眼眾人;神情誠懇;面帶疑惑:“誰說我要築壩攔河?難不知河水是堵不住麼?”
橋瑁等人聽了;立刻就信了;頓時面露喜色。
更多是面面相覷;甚至還有些皺眉不信;目光都轉向曹操和孫堅。
但這兩個策劃者只盯著沙盤河道上;神情上看到難以置信的事;完全沒有約好一樣;及時出面。
“怎麼回事?”諸侯這才心裡一沉;有些驚疑:“難道……”
見著眾人的神色;葉青眼神露出了一絲冷嘲;透過遮蔽法陣;與河畔準備著的芊芊和曹白靜連線;問著:“如何?”
“成了”
“轟——”地面震了一下;似遠古巨獸撞在山石上;發出悶響聲……這似是巨大車輪碾過橋洞一樣的滾雷聲;也擴大許多倍。
芊芊此時收手;靈光閃動;藤蔓消失在她腳下;回首對三千軍士統領洪舟說了幾句。
帶出來的大半術師團;曹白靜率著五十個男女術師聯合施展著法術;進一步加固。
一座由藤蔓、原木、土包、石筐混合凝結而成小斜堤;陡崛起水面上;從南岸直插河心。
長百米、高出水面十米;這座人造分水嶺只佔河道三分之一;成為一道向南偏轉的分水嶺;拋物線的內弧將水流側偏;將對每一米堤防的衝擊降到最小;又巧妙將三分之一的涇流量向南偏轉。
一眼看去;滾滾黃色的巨龍;翻滾著;纏繞著;衝了過來;撞開朵朵花;水聲震耳欲聾。
葉青靜靜注視著這一水勢的變化。
這時的黃河水清;水體看起來只微微泛黃;泥沙雖有;卻遠未後世那樣多;至少不會在下游形成地上懸河;而且這裡是中上游平原;河道出群山峽口後水位低於地面;自古以來十分穩固;但抵不住人造的峽谷一樣環境。
原北沿河道北轉的滔滔洪流;有三分之一彎曲截流下無處可去;這時斜斜一引就轟飛甩到南岸。
層層衝勢疊加一起;水位不斷高漲;漸漸溢位與地面平齊的南岸故堤;浸到了人工的南北長堤;又在這引導下;流入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