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回頭望著衣衫有些單薄的海蘭珠,烏瑪抱著紅狐狸皮的大髦跑出來,“格格,小心著涼。”
皇太極一甩手,將自己肩頭披著的大髦脫下,直接披在海蘭珠的肩頭,寬大的衣服緊緊包裹住海蘭珠的嬌俏的身軀,黑色搭配上她素白的面容格外的顯眼,顯得柔弱上幾許。
皇太極親自扣上紐扣,低聲道,“海蘭珠,我不會讓你冷到。”
海蘭珠輕輕的‘嗯’了一聲,臉頰輕蹭衣領,毛茸茸的,身上彷彿被皇太極的氣味包裹住,暖暖的,透著幾分不同來。大髦衣衫太長,海蘭珠走起路來格外的小心,卻始終沒有收回被皇太極緊緊攥住的手,望了一眼皇太極刀削斧刻的側臉,他眼裡閃動著執著的光芒,皇太極健碩的身軀為自己抵擋著風雪,百轉千回之間,低聲問道,“你這是要帶我去哪?你不出兵了嗎?”
“十王殿。”皇太極簡單的說出這幾個字來,海蘭珠有些發愣,那不是他誓師的地方嗎?為何她也要去?難道僅僅是因為想自己看他風光威風的樣子?微微蹙眉,皇太極不是不分輕重的人。
此時十王殿裡,氣勢凝重,八旗將領都不再如同以往那麼嬉鬧調笑,他們身穿鎧甲,靜氣凝神分站兩側,不發一言,哪怕是三大貝勒也沒有坐在並排的椅子上,站在首位,靜候大汗皇太極的到來。
“大汗到。”外面傳來隨從的聲音打破了這分凝重,眾人神情稍稍一變,他們雖然知曉此番進兵會同以往有所不同,卻很少有人知曉皇太極真正的想法,難道他那異想天開奇襲北京的方案還在?要不然怎麼會此時進兵蒙古?
不管他們有何疑惑,一會就將一清二楚,大殿的門‘吱嘎嘎’的大開,守在門口的下人全都單膝跪地,屋子裡雖然點燃著蠟燭,但是及不上外面銀白的雪光,眾人回頭向外望去,一對人影進入眼簾,在威武健碩的男子身邊伴著一名嬌弱的女子,二人的手臂交纏在一起,彷彿沒有什麼能將他們分開。
眾人清醒了一會,連忙跪地道,“叩見大汗。”皇太極面容不改,拉著海蘭珠在他們的跪拜中走到了坐位之前,環顧四周,無人不服,沉穩持重的聲音響徹十王殿,“免禮。”
或許懾於皇太極的威勢,眾人緩緩的起身,當他們抬頭看見皇太極身邊站著披著他衣衫的海蘭珠之時,不由得愣住了,分不清狀況,難道皇太極要帶著她出征?雖然努爾哈赤有過帶大妃出征的先例,可是皇太極並不是沉迷於女色之人,阿敏和莽古爾泰互相對視一眼,哪怕不甘心也只能向海蘭珠拱手道,“大妃安。”
“大妃安。”隨著他們的話,其餘人才反應過來,紛紛拱手行禮,海蘭珠饒是見過大場面,可是如今這樣凝重的氛圍還是讓她緊張,手心也冒出了冷汗,深吸一口氣,儘量平靜的說道,“眾位不必多禮。”
皇太極手心一痛,自然能感覺海蘭珠的不滿,她應該不太喜歡這種矚目的地位,皇太極唇角露出一分的笑容,緩緩地鬆開海蘭珠的手,高聲道,“把地圖拿來。”
滿德海應了一聲,命人將碩大的地圖按計劃鋪在地上,等到地圖完全展開時,海蘭珠才發覺原來這不僅僅是關外蒙古的地圖,更涉及了整個大明,皇太極是從何時開始準備的?或者說他籌謀了多久?還真是煞費苦心。
眾人自然也如同海蘭珠一樣,他們之中雖然識字的不多,可也是經歷過戰場的人,是能看得懂這些的。皇太極慢慢地走了過去,黑色的靴子踏在地圖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興許是命該如此,皇太極腳步的起始點就是盛京城,並沒有向寧遠城方向邁進,而是轉到蒙古,最終繞過號稱固若金湯袁崇煥經營十餘年的寧錦防線,繞過長城。
皇太極突然停住腳步,眾人疑惑不解,雖然皇太極此舉很有氣勢,卻不明白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大汗,你這是?”代善開口問道,皇太極笑容更重,深邃的眸光望著腳下的地圖,嗆啷一聲抽出腰間的寶刀,寒光閃爍,猛然俯身,刀劍插在地圖上,高聲說道,“這就是本汗此番親征的目的,大明都城北京。”
他的話徹底的引爆了整個十王殿,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望著皇太極的目光透著一分的敬意,雖然他們也曾得到一些暗示,卻沒料到皇太極真的會這般大膽奇襲北京,回想這兩年的一切,才恍然大悟,皇太極在科爾沁會盟蒙古諸部,向大明求和以及理順內政,剪除三大貝勒的實力,這一切都是為了這個驚天的計劃,或者說為了他的獨坐汗位。
皇太極只要領兵打到北京城下,先不說能不能攻破大明都城,就是這項舉動,整個大金,不,整個關外就沒有